超细纤维是近年来综合多学科技术开发出来的一类化纤新品种,是化学纤维向高技术、超高仿真化方向发展的新合纤的典型代表。一般来说,人们把直径5微米以下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
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自强说,加快新型纤维的产业化速度是填补我国棉纺织行业原料缺口,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举措,“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及化纤产业协会呼吁国内有能力及实力的化纤生产企业尽量加快涤纶超细纤维的开发步伐,尽早生产出优质合格的涤纶超细纤维产品,以满足下游用户生产中高档面料的需求。
然而,由于生产超细纤维需要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在我国,一些纺织企业虽也在进行超细纤维的小规模化生产,但很难在市场上形成批量生产规模。盛虹化纤突破了纺织原材料供应和一系列技术瓶颈,实现了国内超细纤维规模化生产,成为世界化纤规模化生产的领跑者。
“环吹风”技术打造高端产品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说,进入21世纪后,复合超细纤维生产技术和产量有望出现较大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化纤行业发展水平只有在不断提高科技含量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走差异制胜的道路。
“我们最初把握的原则是:要做就要做差别化和高附加值产品”,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说,“做超细纤维一直是盛虹集团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2006年,盛虹集团及化纤公司就把“做全球超细纤维专家”定为各项工作的总目标,开始研究40万吨超细纤维设备。当时的情况是,侧吹风装置无法满足超细纤维的生产需要,而先进的环吹风装置又没有整套装置成功应用的先例可以参照,而且超细纤维的市场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风险性较高。盛虹集团领导层在充分考虑了以上因素的前提下,做出了让行业震惊的决策,40万吨全部上环吹风装置,主打超细纤维市场。
盛虹化纤二期投产后,整个企业的化纤年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使国内聚酯涤纶超细纤维的生产规模和产能跃居世界第一。目前盛虹二期项目已经开发出来的新品种在纤细度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纤细度甚至超过了纺织材料中最细的天然纤维蚕丝,二期产品由于品质优异,产品还没下线就被定购一空。
整合集成促进产业创新
梅自强院士说,“十五”期间我国纺织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行业应该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升级上。先进工艺装备水平在化纤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快化纤行业的结构调整,推进高性能差别化纤维发展,尤其是功能性纤维发展对提高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
“有了好的设备不一定能生产出真正高端的产品,走产业升级之路,不仅做产品生产而是做产品的全程设计,这是盛虹的一条成功经验。”缪汉根说。据了解,盛虹化纤从投产到二期项目开工,从设备选型到生产研发融合集中了行业内的最新成果,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技术,采购到最先进的设备,同时,盛虹拥有一个世界级的纤维研发基地,这个研发基地集聚了国内外研发力量,在生产过程中多次优化工程建设方案,集中反映出盛虹化纤的整合集成创新能力。
据了解,同样采用环吹风技术,目前国际同行生产的超细纤维单丝旦数基本还集中在1.0左右,而盛虹项目目前的产品规格集中于0.2—0.5,成为行业科技进步大规模应用的“风向标”。
注重节能环保,实现绿色生产
纺织行业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如何在产业创新同时,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是盛虹集团在发展中不断探索的方向,这方面也取得了行业内认可的成绩。
环保一直是盛虹坚持的理念,盛虹化纤二期生产不但生产技术水平和工艺先进性方面大大优于国际同行,而且相比国际同类项目能耗更低、更有利环保,体现了节能降耗的时代需求。“环吹风技术的应用,使得工艺空调风的消耗降低了一半;冷冻水采用闭路循环及深埋方式,不仅减低电力损耗,减少管架载荷,而且节省更多冷媒材料;聚酯及纺丝采用先进的恒温技术,不仅大幅度降低散热损失,而且为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聚酯工艺污水采用蒸汽提取技术,污水化学需氧量排放由30000降低至2000,提出的有机物再进入锅炉燃烧利用,不但达到环保减排目的,而且减少了燃料消耗。”缪汉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