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管部门积极落实市政府去年定下的民生实事,自加压力,攻坚克难,于当年度超额完成了市政府既定的336座垃圾转运站的建设任务,全年共建成垃圾转运站343座,并相继投入使用。市城管部门今年底将再建成143座垃圾转运站,力争年底全面淘汰吊桶车,以进一步提升深圳市的环境卫生水平,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垃圾收运系统。
增建143座垃圾转运站
据介绍,在去年建成的垃圾转运站343座中,福田区50座,罗湖区42座,南山区38座,盐田区16座,宝安区108座,龙岗区82座,光明新区7座。
据市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解决宝安、龙岗区完成农村城市化过渡后垃圾量增长较快、转运任务重,以及进一步配套完善特区内城中村、插花地垃圾转运设施,妥善解决水源保护区垃圾转运等问题,各区在确保建成市政府要求的336座垃圾转运站的基础上,自加压力,提出今年增加建设143座,其中福田3座,罗湖6座,南山1座,盐田2座,宝安55座,龙岗59座,光明新区17座。目前,增建的站点已完成选址120座,60余座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力争全部完成增建任务并交付使用。
攻克垃圾转运站建设难题
据了解,深圳市垃圾转运站建设工作情况复杂,面临选址难、建设难等难题,推进难度大。
由于中小环卫设施规划相对滞后,大部分垃圾转运站建设属于补建,选址特别难已是众所周知。如宝安沙井第一批申报了16个站点,最后仅能落实1个,其余均需要重新选址,而南山一个站点先后选址26次才最终确定,福田、罗湖选址更加困难;建设难方面,垃圾转运站是“人人都需要,但个个不喜欢”,建设过程中,周边居民、商家等抵制、反应强烈;此外,由于选址、报建、招投标等项目审批涉及20多个部门40多个环节,审批程序较复杂,建设周期较长。
这位负责人称,为加快建设进度,市、区形成合力,领导高度重视,城管部门积极推进,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建立了提速提效的审批机制,创新多种建设模式,因地制宜加快建设进度,并加强宣传,积极做好正面引导,消除群众顾虑,严格把关,确保按期建成了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化垃圾转运站。
现代垃圾转运站优势明显
相比落后的、污染严重的传统垃圾收运方式,深圳市去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343座垃圾转运站,以及与之配套垃圾收集方式显示出五大优势:一是采用现代化车载桶装模式收运垃圾,扩大了转运能力和服务半径,可实行全天候连续作业,解决了旧式垃圾收运模式设施严重不足、转运能力小、手推车排队、清运不及时的问题;二是有效控制了污水,采取了降噪除臭设施,有效杜绝了二次污染,解决了旧式站点污水横溢、恶臭散发、噪声扰民的问题;三是取代了旧式垃圾转运设施,取代了深圳市原有的92座平台式转运站、2176个垃圾桶屋(点)和4421座垃圾收集池;四是建设标准城乡一体化,采用了标准设计方案,解决了特区内外设施标准不一,发展不平衡问题;五是80%的站点附建公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善了深圳市原有公厕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称,这批300多座现代化的垃圾转运站建成投用,标志着深圳市新型垃圾收运系统已初步建成,从建成投入使用的新型垃圾转运站的实际效果来看,新型垃圾转运站的优势已全面得到了体现,获得了市民的广泛好评,深圳市垃圾收运系统正与国际一流城市看齐,并在全国取得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目前,全国各地环卫部门纷纷到深圳市参观考察新型垃圾收运系统,一些城市正在参照深圳市模式建设垃圾收运设施。
今年底全面淘汰吊桶车
该负责人称,为全面完善现代化垃圾收运系统,深圳市城管部门继续推进深圳市垃圾收运模式变革,完善配套,尽快投入运营,目前已建成的343座垃圾转运站中已有214座投入使用,各区正完善垃圾转运站的运营和监管制度,落实资金,开展垃圾清运队伍公开招投标前期工作,加快建立专业化、企业化、市场化的垃圾收运机制,并对已投入使用的站点落实降噪除臭措施,杜绝二次污染;同时,各区正全力以赴推进第二批143座增建站点的建设工作,确保今年底前全部建成,实现深圳市垃圾转运站全覆盖式管理目标;此外,深圳市城管部门正积极推进垃圾收运模式变革,推广采用标准桶配小型机动车清运的车载桶装收集方式,逐步淘汰旧式后装式垃圾车及吊桶车,力争今年底前全面逐步淘汰吊桶车,今年底全市限制使用后装式垃圾车,全面推行以新型勾臂车为主的现代化垃圾收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