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前,德国朗盛集团发明了合成橡胶。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朗盛作为全球最大的合成橡胶供应商,又在合成橡胶方面作出了重大的投资举措。2月份,在新加坡举行的全球媒体新闻发布会上,朗盛宣布将投资4亿欧元,在新加坡建设年产10万吨的丁基橡胶工厂,这是朗盛成立后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2000年后世界上首个丁基橡胶投资项目。该项目占地19公顷,将从2009年初开始建设,预计2011年投产。
朗盛丁基橡胶业务部全球负责人罗恩科曼德(RonCommander)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项投资充分说明朗盛对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重视,不仅可以满足中国及亚洲市场整体增长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强化朗盛在合成橡胶领域的优势。
中国市场吸引朗盛
科曼德博士介绍,未来15年内,全球丁基橡胶市场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3.1%。大中华区市场将继续成为全球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年增长率将达到6.3%。印度丁基橡胶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到8.7%,但与其他市场相比起点较低。市场增长的数据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多的轮胎制造正在向亚洲转移,2004年朗盛约有31%的丁基橡胶出售到亚太地区,到2007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40%。
据了解,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汽车销量已达到850万辆左右,增长速度近21%。再加上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有力拉动了对轮胎的需求。近年来,中国轮胎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20%左右,子午胎增速更是接近30%,对丁基橡胶的需求大大增加。这两年,中国丁基橡胶的表观消费量均在20万吨以上,其中轮胎消耗量在11万吨以上。预计2010年,仅轮胎消耗丁基橡胶就将达到18万吨以上,比目前增加6万~7万吨。而中国目前丁基橡胶产量不足4万吨,且均为普通丁基橡胶,其余均需进口,这为朗盛提供了极大的市场机遇。
科曼德博士说,轮胎技术在不断发展更新,采用普通丁基橡胶制造的有内胎轮胎将逐渐为卤化丁基橡胶制造的子午胎所取代,这一趋势推动了卤化丁基橡胶市场需求的增长,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市场更为明显。如2006年中国轮胎行业卤化丁基橡胶消费量占丁基橡胶总量的62%,到2010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68%。因此新加坡工厂将生产普通丁基橡胶和溴化丁基橡胶,其中溴化丁基橡胶比例将占80%,产品将主要针对中国以及亚洲市场销售。科曼德博士预测,市场需求的增速足以支持每4年新建一座年产能为10万吨的丁基橡胶厂。目前,亚太地区是朗盛丁基橡胶业务部最为重要的业务区域。
科曼德博士介绍,此前朗盛已投资超过5000万欧元,对比利时安特卫普工厂和加拿大萨尼亚工厂进行产能扩充,至2009年,朗盛丁基橡胶产能将达到28万吨。丁基橡胶作为朗盛的一项核心业务,每年总销售额都超过5亿欧元。
项目选址重视原料供应
科曼德博士告诉记者,最开始朗盛曾考虑在中国建设丁基橡胶工厂,但由于原料供应问题,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科曼德博士说,朗盛丁基橡胶项目选址新加坡裕廊岛有如下理由:一是新加坡的港口优势;二是裕廊岛内化工园为原料供应和产品生产提供了优越的基础设施,以及安全保卫和后勤服务;三是当地高度发达的教育体系,使朗盛容易聘请到经营生产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四是新加坡的法律体系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朗盛创新性生产工艺的知识产权。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新加坡裕廊岛的原料优势,朗盛在主要原料异丁烯的采购上获得了优越的供给条件。原料采购是这个项目最重要的部分,朗盛已经与壳牌化工达成了长期供给协议。壳牌东方石化综合生产设施位于距朗盛新工厂仅几千米之遥的武公岛,可以通过管道向朗盛输送异丁烯Raffinate
原料,使朗盛工厂与壳牌的碳四产品供应链直接相连。另外,朗盛还将争取以相似的方式从亚洲获得碳五原料异戊二烯的供给。2010年,朗盛将可以获得生产所需的全部原料。
研发投入侧重橡胶
丁基橡胶最主要的特征是气体和水分的低渗透性,所以主要用于生产轮胎内胎和子午胎内衬层。据了解,朗盛生产的丁基橡胶约有86%用于轮胎工业,特别是溴化丁基橡胶已成为市场主力,销售的丁基橡胶产品中88%为卤化丁基橡胶。2006年,朗盛研发投入约为1.25亿欧元,其中很大比例用于橡胶研发。
对于轮胎工业而言,同时提高安全性、耐久性和能效一直是全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朗盛还致力于开发全新应用的丁基橡胶。如朗盛已研发了可用于制造轮胎胎面胶配方的卤化丁基橡胶,其独特的配方可以提高轮胎湿地性能并带来出色的湿地抓着力;最新开发出卤化丁基橡胶的改性混合物,可以显著提高聚合物与硅填充物的反应表现,用该产品生产的轮胎在许多性能上与标准轮胎相似,但其雪地抓着力和湿地抓着力得到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