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获得,见证了烟台万华(600309)多年来科技创新的成果,使得烟台万华在世界聚氨脂行业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完成了烟台万华“先做强后做大”的第一步。
在此前烟台万华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董事长丁建生指出:“2008年将成为公司新的转折之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公司已完成了做强的目标,下一步公司会进一步扩大产能,将规模做大。”今后的几年,公司有望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产业链配置最合理、综合成本最低的聚氨脂生产企业。
2010年产能超过80万吨
经过改造,烟台万华宁波MDI一期16万吨的装置,2007年底达到了24万吨,2008年底,要进一步改造成30万吨的规模。从股东大会上了解到,公司宁波二期30万吨MDI项目和苯胺配套项目也将于2008年开始建设,2010年实现达产。烟台本部的装置,通过一些软件,再次提高产能,预计2008年产能将从14万吨提升到18万吨,2009年能达到20万吨。
由此推算,2009年烟台万华的MDI产能在48-50万吨左右。待2010年宁波二期项目投产后,MDI产量可以达到78-80万吨。据了解,烟台万华今后还会将宁波30万吨的MDI装置扩产为60万吨的装置,但目前这一技术难题仍未能突破。产能的扩张及上游原材料的投产为烟台万华扩大在国内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国际市场的开拓以及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奠定基础。
目前全球仅有8家公司(烟台万华、拜耳、巴斯夫、亨斯迈、道化学、日本NPU、日本三井、波兰化学)可以生产MDI。在MDI方面,目前烟台万华占有36%的国内市场,比第二位高出一倍,并开始与国际巨头合作。以产量计算,烟台万华目前位居世界第五,前四位分别是德国的拜耳和巴斯夫、美国的亨斯迈和道化学。按照烟台万华目前的发展速度,2010年万华将超越亨斯迈成为全球MDI第三强,未来其真正的对手就是德国的拜耳和巴斯夫。
产业链配置合理
为减少原材料波动带来的制约,公司不断向上游延伸。作为MDI上游原料,目前国内苯胺行业竞争激烈,苯胺价格较低。但烟台万华每年需要超过70万吨的苯胺作为原料,需求的规模太大,市场上现有的上游产品生产规模都太小,所以不能完全依靠从市场上购买,必须自己解决一部分来保证原料供应和价格的稳定。
在烟台万华的规划中,欲实现原材料50%—60%自给,外部采购为辅。上游煤化工生产流程使得烟台万华成为世界上第一家以煤作为原材料生成合成气的企业,综合成本最低。新建的苯胺产能为36万吨,世界规模最大;硝基苯产能40万吨,也是世界最大。烟台万华还自己生产合成甲醇,甲醇氧化成甲醛,成为MDI的原料;另一部分生产合成氨,制造硝酸,生产硝基苯,再与氢气反应制成苯胺和甲醛,也是MDI的生产原料;剩下的煤渣用来做水泥,充分发挥循环经济。
供过于求不会在今年出现
拜耳上海35万吨/年MDI装置成为2010年以前投产最大的装置,对全球及中国供应都会有显著影响。而据记者在烟台万华的股东大会上了解到,拜耳原计划于2008年投产的35万吨MDI由于人员、技术等多方面原因,难以在2008年底之前投产。于是,随着上海联恒24万吨生产装置的逐步稳定运转,日本NPU 20万吨的MDI装置投产以及烟台万华的扩产改造,2008年中国的MDI的供应量将新增58万吨,国内供给的加大使得竞争进一步加剧。
“从对MDI的需求来看,2008年国内MDI需求增速约为17%。”据中信证券预测。
中信证券研究员表示,2008—2010年全球MDI产能扩张进入相对平稳期,年均增速7%。2004—2007年全球MDI需求年均增速达9%以上。预计未来需求增速将保持在8%左右。尤其是全球变暖、气候异常,不仅推动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保温市场对MDI需求,欧洲等发达国家需求也同样快速增长。2008年,烟台万华国外销售比例占25%,丁建生表示,在国际化营销政策之下,烟台万华会不断地扩大国外市场占有率。
为了避免过分依赖MDI,烟台还在研发非MDI产品,一些新品种已经在实验室和中试阶段取得了突破。未来还将有可能介入HDI、HMDI、TPU、聚碳酸酯等市场前景较好的产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