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来自重庆、贵州和东方希望集团的各方人士,集体见证了投资26亿元的东方希望集团万盛20万吨醋酸项目开工。
这是万盛煤电化基地第一个项目。据了解,布局于万盛的煤电化基地,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总投资300亿元,产出500亿元,是我市化工产业布局的关键一环。
一位官方人士透露,基地投入使用后,“将改变西南地区没有大煤化工的格局”,使我市掌握产业发展和资源集聚的主动权,并为渝南黔北打破行政区划进行合作奠定基础。
打破行政区划
煤电化基地从策划到花落万盛,总共花了两年时间。
该项目的主要牵头人、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平介绍,早在1938年,万盛就开始采煤,并且与万盛相邻的綦江、南川等都已探明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从全市一盘棋的角度上看,将基地建在万盛,无疑能对整合资源起到不小的作用。
位于万盛区官坝镇的煤电化基地,与长寿、涪陵、万州化工园区的距离分别为150、160、380公里,与重庆港、火车站和江北国际机场的距离都在百公里之内,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使几大化工园区形成紧密的上下游配套。
并且,与万盛相隔仅仅45公里的贵州桐梓县北部煤炭产地的煤炭储量却为21亿吨,毕节市更是累计探明煤炭储量256.9亿吨。按照政府的构想,煤电化基地每年需要700至1000万吨煤炭。如能打破行政区划,渝黔两地紧密协作,足以保证煤电化基地的供应。
王平认为,重庆与贵州的合作,可以带动煤电化产业的整体腾飞,实现利益的再分配,让渝南黔北地区得到共赢。
“通过资源、技术、人才互补,谋求共同发展,从而开创一种‘西西合作’的新模式。”王平说。
填补化工产业空白
作为一项落户在万盛的项目,煤电化基地却由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予以推进,并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任组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煤电化基地在全市的地位。
事实上,作为被寄予厚望的项目,万盛煤电化基地就是为填补空白而生的。
众所周知,化工产业分为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等几大类。而在我市现有的三大化工园区中,万州化工园区主要以盐及天然气化工为主;涪陵白涛化工园区以天然气制合成氨为基础原料;而长寿化工园区则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石油化工三大产业为主。
这意味着我市在化工产业链中,唯独缺少煤化工。
据了解,布局于万盛的煤电化基地,将目标定于在5至10年内,投资300亿元、产出500亿元,打造煤-焦(气)-化-电-冶产业链,形成对重庆化工产业的有力补充。
除了为全市提供能源之外,煤电化基地的战略意义同样不可小视。
“煤化工产业可以平衡天然气指标。”王平说,一旦天然气价格上涨,指标紧张时,我市就可以把天然气资源用在重要产业,而把制造合成氨等基础原料的产业让渡于煤化工产业,这样就可以使天然气价值更高、产业链更长。
煤化工主要有三条工艺路线:煤焦化、煤液化和煤气化。而从这三条线生产出来的甲醇可以替代汽油,二甲醚可以替代柴油,民用燃料则可以替代液化石油气。
此外,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高油价强化了对替代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重庆发展煤化工,不仅是出于经济性的考虑,更是出于能源安全性的考虑。
资源城市悄然转型
万盛区曾是重庆市南桐矿区,直至1993年更名为重庆市万盛区至今。作为老工业基地,万盛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问题,而煤电化基地则被视作推动万盛资源型城市实现突破性发展的重要杠杆。
“过去,我们依靠煤炭资源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现在我们必须深化煤炭产业发展,同时发展非煤炭产业,以此推动万盛资源型城市转型。”万盛区委副书记、煤化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基地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冉进红说。
万盛区委统战部部长、发改委主任肖猛则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发展接续产业,延长产业链;另一条则是发展替代产业,开辟新的增长点。
对万盛而言,这两条道路需要同时进行。肖猛透露,根据测算,1吨煤转化为尿素可以增值3倍,转化成二醋酸纤维素甚至可以增值80倍。“这足以说明,煤化工可以把煤炭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是煤炭深加工的最好方式。”
另一方面,万盛也在努力发展非煤炭产业。福建福耀集团投资8亿元,在万盛生产浮法玻璃,日产量可达到600吨。而云南汇合集团也与万盛合作,建设年产量5万吨的金属镁项目。
此外,作为万盛的一大经济支柱,旅游仍将在未来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万盛的转型将以煤电化基地为主导,从单纯发电向精深加工发展,并辅以其他产业。”冉进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