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本周国内尿素价格再度下滑,多数经销商有意进行“抄底”操作。这其中自然要参考企业生产成本来确定底线价格,但在部分商家的思维定式中,还在用去年1900元的成本线对比当前2350元的出厂吨价。这显然缺少可比性。因此,只有客观了解当前尿素企业生产成本,才有助于经销商后期做出更为理性的判断。
今年我国尿素企业装置仍以燃煤工艺为主,所占比例接近行业的80%。因此,笔者重点分析煤头尿素企业的成本构。对于尿素这一能源转化类产品而言,燃煤支出必然是其最主要的成本构成,其次便是耗电、动力蒸汽、人员以及装置折旧等。这其中,由于选择工艺的不同,成本也有一定差异。目前,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包括:无烟块煤固定床、无烟粉煤制块固定床、粉煤气化三种,成本分布介于1800-2250元的跨度之间。无烟块煤成本最高,达到2100-2250元;无烟粉煤次之,达到2050-2100元;粉煤气化最低,生产一吨尿素的完全成本仅为1800元。就全国尿素装置构成而言,无烟块煤企业大概占国内尿素总产能的58%;后两种工艺约占总产能的22%。另外,还有一种今年才逐渐被大家认识的工艺——褐煤BGL炉固定床。虽然由于褐煤造气存在一定问题,致使相关企业暂未正式投产,但其1500元的成本预算足以引起业内关注。

综上所述,由于无烟块煤这种传统工艺占到国内尿素总产能的58%以上,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2150-2200元/吨的出厂价更接近现阶段尿素行业的成本线,并可以作为年内农资流通企业进货、出货的风险标杆。目前,考虑到用肥期临近以及社会库存偏低等方面因素,尿素价格似乎很难跌至成本线。经销商可在出厂价回落至2250-2300元/吨之后进行合理备货进行短线操作。同时,还要关注高氮肥的市场库存变化,适当增减尿素库存以规避风险。(杨卢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