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495万大学生毕业,这个让人咋舌的数据所带来的是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记者调查发现,一部分无法在毕业当年就业的学生面临着共同的难题:毕业后档案究竟应该放到哪里?虽然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他们有三种选择,但实际上,无法享受应届毕业生的同等待遇、无法定级转正、无法缴纳养老保险……种种问题却难以回避。
三种存档方式各有利弊
记者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目前国家对于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的档案,一般采取三种方法:
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其优点是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而缺点则是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把档案留在学校。
2002年国家下发文件,允许毕业时尚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户口、档案留校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其优点是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其缺点是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其优点是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其缺点则是由于毕业生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转回生源地:档案回原籍折腾了一年
讲述人:关露 通信公司程序维护工作人员
瓶颈:档案回迁手续烦琐
2005年:三方协议三种说法
2005年毕业的关露是湖南长沙人,毕业时在北京找到一份工作,但单位不能解决户口,至于她的档案和户口该怎么办,学校、公司人力资源和长沙人才交流中心给出了三个截然不同的说法。学校就业中心让她先回长沙找个公司签三方协议,将户口直接转回长沙,档案随户口回原籍后才能领到报到证,证明干部身份。而公司人力资源主任则让她将户口档案转回长沙,直接和长沙人才交流中心签三方协议,再由公司开接收函将她的档案调回来,放在北京人才交流中心。至于长沙人才交流中心的答复是:“不能和我们直接签三方协议,要先找个公司签,我们才能盖章。最后是在北京的公司签三方协议,由公司替你直接留档案,户口可以转回长沙。”
2006年: 档案回去易回来难
被不同说法搅得晕头转向的关露最后没有选择这家公司,而是留在北京继续找工作,户口和档案被迁回长沙。1年后,关露在北京找到一家新公司,对方让她把档案取回来,这个要求让关露折腾了近一年。“手续太烦琐了,光盖章就盖了几十个,还要从学校、人才中心开证明,抽空就得长沙、北京两头跑,重回学校办改派手续、到新单位领取证明材料和档调函,跑派出所办户口、为盖章的先后就得计算好一阵子。”
学校代管:工作已三年档案没工龄
讲述人:陈欣兴 北京某公关公司工作人员
瓶颈:高校只管档案不管填写工作履历
2004年:毕业一年难定工资标准
2003年,22岁的陈欣兴从北京一所民办高校毕业,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由于国家当时出台了“未就业毕业生档案由学校代管两年”的规定,他便把档案留在学校。2004年,陈欣兴应聘到一家行业报,试用期一满,人事部让他办存档手续,一看却犯了难:由于陈欣兴的档案一直放在学校,毕业后的履历一片空白。按照相关规定,应届毕业生从持《就业报到证》到聘用单位上班开始,有为期一年的见习期,见习期满后,用人单位才能到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中心为其办理转正定级手续,转正后即具有全民所有制干部身份,其定级工资按事业单位工资标准确定。由于档案上的工作履历无迹可循,即使辛辛苦苦地干一年,没有工龄、没有“三险”、没有定级,新单位也没法给他定工资标准,只能按刚毕业的大学生处理,每月工资800元,考查1年之后才能申请转正定级。
2006年:报考公务员担心政审
在行业报工作1年,心气高的陈欣兴辞职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小型公关公司。他断断续续地工作了3年,但从档案上来看,工龄只有1年。档案存到人才交流中心,看似有了归属,但问题也接踵而来:养老怎么办?失业怎么办?医疗怎么办?最后他给自己购买了一份每年8000元的保险套餐。“做了几年记者,连个记者证都没法考,更别说职称了。”今年,陈欣兴报考了国家公务员,他担心的是,即使通过了报名审核、笔试、面试和体检,对最后一关——政审依然发怵。报考之前他仔细咨询过人事部门,他的年龄、学历、身体条件等都没有问题,“有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我问了,自谋职业、个体经营的人员,可以视为具有基层工作经历。但到政审的时候,究竟找谁来审呢?”陈欣兴担忧地问,“找学校?我都毕业3年了。找单位?我正经工作过的也就1年。找人才?他们怎么可能了解我的情况?”
档案到底有何用
{1}毕业生面对转正定级、评定职称、转入体制内就业等问题时,档案是最有力的依据。
{2}毕业生想换工作,没有档案,在原单位的工龄就不能计算进来,虽然现在有的单位可以补办新档案,但以前的经历、评价、身份等历史将不复存在,势必会造成一定损失。
{3}毕业生在个人办理养老保险、继续深造(如出国、考研)、考公务员等事关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时,都要用到档案。
人才托管:为存档案再次考研
讲述人:李萧(化名) 清华研一
瓶颈:户口和档案必须捆绑存放
2002年:户口与档案水火不容
2001年,老家在武汉的李萧从北京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由于考研,错过了求职。一心留京的李萧通过中介花5万元购买了户口,和单位、学校签了三方协议,算作就业的“北京人”。但这个买来的户口很快成了“鸡肋”:由于没有人事隶属关系,单位只帮她落下集体户口,并不托管档案。而人才交流中心要求档案随户口一起走,否则不予办理。对此,李萧分析,“存放户口一年才收60元,存放档案每年可以收240元。”
2006年:集体户口变为临时户口
第二年,李萧应聘到一家杂志社,档案也被单位托管到上级主管部门的人才交流中心。谁知才过了半年,由于严重亏损,杂志宣布停刊,像李萧这样的合同工,档案也随着被踢了出来。就业不顺,档案总被踢来踢去,今年李萧下决心,经过努力考取了清华的研究生,但一提到户口和档案,校方和人才交流中心又有了不同说法:“学校说一旦户口迁回来,毕业时不能证明我是北京生源,求职时比较麻烦。但人才交流中心说,户口必须和档案捆绑存放,既然档案放到清华,户口就必须回去。”就这样,毕业5年后,李萧绕了一个圈子,把原先的集体户口转成临时户口,档案从学校又回到了学校。
淡化档案功能有进步性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系邓绍兴教授认为,人才频繁流动,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人事档案的作用被淡化,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方面。全国已有相当多的城市明里或暗里承诺高级人才不受人事档案限制,这一方面说明人才已经成为地方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人才大战的帷幕已经徐徐拉开;另一方面也说明传统人事档案制度的功能在慢慢削弱。
档案服务功能还需加强
虽然档案的“决定性”作用在淡化,但并不意味着档案对于个人就不重要,尤其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国家强制推行的福利政策,职称评定、各种政审等,仍需要人事档案。目前,已经有一些地区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比如上海已取消了办理社会保险在档案上的限制,档案在外地的工作者只要调档确定工龄,就可以在上海办理职工的“四金”(失业、养老、医保、住房)。
档案回生源地各地接收单位不同
一般来说,将户口、档案转到生源地是指转到毕业生原户口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
上海市:要求统一派回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天津市:要求统一派回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海南省:要求统一派回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等,如果遇到需要转档的情况,要事先咨询一下当地的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