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应聘,找工上岗,首先要得到有关的招聘信息。但是,由于现在发布招聘类信息的渠道很多,其中难免充斥大量的虚假成分,既误导求职者,又损害用人单位的形象。这样的信息渠道包括:
街头墙上的“急聘信息”
时下,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墙壁上,随处可见手写的“××急聘”、“××信息”之类的低劣张贴品,十分惹人注目。其信息来源大致有四:一是抄报纸上的招聘广告;二是抄中介机构的招聘信息;三是抄私自招工单位擅自张贴的广告;四是杜撰出来的假信息。对以上各种招聘信息,求职者稍有不慎便落入陷井。
其实这些用人单位大多是“皮包公司”,他们到处张贴“诚聘”、“急聘”广告,吸引求职者,收取报名费、培训费、押金后便人去楼空;也有真单位假招聘的,其伎俩主要有:夸大招聘人数,明明只招一二人,却说招数十人,结果吸引大批求职者,填一张表格收10元钱;挂羊头卖狗肉,有的公司招业务员多次未果,便“灵机一动”,改招“文员”、“采编”,诱人上当;假承诺,有些单位为扩大影响,说月薪年薪多少多少,实际上是永不兑现的空头支票。
诱你上钩的“培训信息”
据了解,由劳动部门认定的职业技能证书,只有技术等级证(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档次)、技师合格证(有技师和高级技师之分)和岗位合格证等三个类型6种规格。以上技术等级证、技师合格证和岗位合格证,是经过全国统考或全省统考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考试后由劳动部门统一发证的。而一些没有执照和许可证的培训机构所发的结业证、学业证、操作证之类的证书劳动部门是不认可的,属无效证书。请求职者在参加培训前,一定要了解清楚。
胡编乱造的“招聘专刊”
在公共汽车站旁或人才集市附近,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人兜售既没刊号、也没主办单位(或是假主办单位)的《招聘信息》、《招聘专页》等非法出版物,每份价格1元、2元不等。求职者购买后才发现,其中的招聘信息均是从过时的报纸抄下来的,有的甚至连电话号码也是假的。这些非法刊物,都是为了骗取求职者的钱财,对求职者没有任何价值。正规的出版物在报头(杂志在封二或封三或封底)下方都印有国家批准的国内统一刊号(CN)和邮发代号字样,地方内部刊物有内部刊号,有主办单位的名称,报刊上还印有地址和联系电话号码。缺乏上述内容的出版物,最好不要购买。
“同乡”提供的“引荐信息”
从武汉南下求职的李某投诉:他刚出火车站,便被一名自称是某贸易公司人事部经理的女子拉住,问他是不是求职,李某答是。这个自称老乡的女人马上说,现在有一个办公室副主任的职位想交给一个值得信任的人,随后将他带到街尾一家简陋的办公室里,让其交50元报名费,20元带路费,200元入职费,1000元干部任用费。开始,李某不愿交,女子说:“你交了钱以后,便有工作,每月工资有2500元。”李某动了心,将身上仅有的1400元拿出1270元交了各种费用。女子收了钱,让李某第二天来上班。可当李某来上班时,该办公室里只有两个男人,说根本不认识那女人。李某只得揣着百多元钱流落街头,自认倒霉。
唯钱是图的“办证信息”
如今,在火车站、汽车站、旅店门口等公众场所,时有为求职者“代办各种证件”的拉客仔,其中不少是骗子。外省人王某到一家贸易公司应聘,该单位要他出示户口所在地的《计划生育证》,王某未带。正当他徘徊在旅店门口,考虑是否回家办证时,一位30多岁的男子走过来,问王某是否需要办证,并说“1小时内准能帮你办好”。当王某交了100元押金,跟那男子来到一家小店门口时,那人让王某在门口等。可是,王某左等右等没等到人,钱已被骗走。
大学毕业的姚小姐,在广州求职不成,欲到深圳,可她没有边防通行证。当她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回老家联系办证时,电话刚放下,一位40多岁的男子自称能办到边防证。经再三讨价还价,那男子同意姚小姐拿到证后再付钱。3个小时后,按约定地点,姚小姐果真拿到了“边防证”。付给办证费400元。待姚小姐出关时,却被公安人员查出为假证并受罚,姚小姐悔恨不已。
求职者面对这些陷阱,当然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同时,建议招聘单位一定在权威的正规媒体发布用人信息,以免既招不到优秀人才,又影响单位的对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