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米”风波宛如一记重拳,使人们惊醒,并将视线集中到我们忽视已久却又赖以生存的农田。面对如鲠在喉的餐桌危机,我们迫切需要反思那些年用化肥和农药“逼”土产粮的冒进,更需要在现阶段审慎而有效率地拿出修复土地的方案。
“植物修复法”,即通过种植一些能够富集重金属元素的植物,把土壤中的重金属转移、吸附到植物上来,由植物进行分解,并靠填埋这些植物来增加土壤的肥力,减少耕地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不过,该方法周期比较长,在急功近利的土地开发洪流中,往往被忽视,只有敢于“自甘寂寞”的地方,才有使用植物修复土壤的勇气。
从今年起,一场绿色战役在上海北郊的崇明悄然开打。根据规划,到2015年底,崇明将累计播种66万亩“绿肥”替换化肥,相当于整个崇明岛面积的三成。这场植物大战化肥的战役,能赢么?
用地同时养地
6月5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芒种”,这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一年一度的 “三夏大战”(夏收、夏种、夏管)正式到来。收麦子、种水稻,农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节。
然而,对大部分农民而言,“芒种”却不那么让人高兴。受天气和人为因素等影响,过去“三夏”期间,时常出现“到了该种水稻的时候,地里的麦子还没收完”的情形,原因在于麦多人少,来不及收,影响后茬水稻播栽,可能会影响稻子的收成。崇明县供销社为农服务科科长罗鼎生告诉记者,水稻迟一天栽种,农民相应的收益就要减一成。
不过,今年稻农们却很 “淡定”,“芒种”刚至,不少田块已进入夏种阶段,在插秧机的“协助”下,绿色的水稻秧苗在田间适时扎根。这得益于崇明从去年开始的“减麦增绿”,即减少晚茬小麦面积,增加绿肥种植。
何谓绿肥?即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是我国传统的重要有机肥料之一,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农作物的品质,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减少化肥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从2006年起,崇明全县就陆续开始种植绿肥,2009年至2012年间,绿肥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今年全县绿肥种植面积达到23.16万亩,比上年增加13.5万亩。
目前,崇明主要以蚕豆、紫云英、草头三个品种作为绿肥还田。以种植量较多的蚕豆和紫云英为例,去年,蚕豆每亩用种量约9公斤,以浅耕灭茬方式播种为主,在前茬水稻收割后,将蚕豆种与稻秸秆一起翻田种植,最佳播种时间在11月10日之前;紫云英每亩用种量约2.5公斤,以稻田套播方式播种为主,在10月15日之前结束播种,保持与水稻共生期在25天左右。
据悉,绿肥翻压还田一般在其盛花期至结荚期之间,“4月中下旬翻到土里最好,大约一个月腐解。 ”农技人员向记者介绍,绿肥翻压入土后,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含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能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长期种植绿肥,土壤肥力不断提升,还将有效提升后期水稻种植产量,达到用地与养地的有效结合。
赚得少也要种
拥有828亩粮田的长清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三星镇算是种粮大户,去年秋播期间,这828亩粮田全部改种绿肥。负责人张生昌坦言自己是摸着石头过河,“当初只是听说好处不少,但没有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
种下去,对收益敏感的张生昌就嗅出了“赚不多”的味道:按2.24元/公斤的最低收购价,种植一亩小麦产值约627.2元,去掉成本净收入375.52元;种植一亩绿肥没有产值,只有政府补贴的330元,扣除成本净收入250元。
如此算来,同样的种植面积,绿肥的净收入还不到小麦的七成。但张生昌一点也不后悔:“对于我这样的种植大户,种绿肥在人工、农药化肥等成本上的节省不可小觑,而且继续种小麦,风险反而比绿肥大。”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合作社在种植小麦过程中,除草、施肥、打农药都要请人来打短工,一季至少除2次草、施2到3次肥,现在人工成本一天差不多要80元,而化肥农药也是一笔开支。此外,收下的麦子要通过汽车运到晒谷场,运输费用又是一笔钱。倘若在收割阶段遇上连续下雨,麦子无法及时晒干会发霉,一季的辛苦就白费了。
相比之下,如今张生昌对于绿肥偏爱有加。其一,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去管理,只要在种之前打一轮除草剂就可以了,人工成本降了不少;其二,没有种植风险;其三,绿肥收得早,不影响后茬水稻种植。张生昌向记者透露,种植绿肥后土质确实发生了一些小变化:“一般种植水稻前,都要先往田里打水,往年水打入田间,水的颜色呈灰色,今年却有些发黑,说明土地肥力有所增强,应该是绿肥腐解后产生的有机质及磷氮肥等起了作用。 ”
与张生昌相比,那些种了多年绿肥的农户则更多地从中受益。城桥镇聚训村目前有粮田2200亩,经过多年推广,基本全部在秋播期种上了绿肥。村民顾达英家种了4亩地,种植绿肥有3年多时间。顾达英告诉记者,家里人做过对比,种了绿肥的地里长出的稻子品质更好,做成米饭后,香、糯、吃口更好。 “这土地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板板实实,而是变得更加疏松,去年开拖拉机的师傅还跟我打趣,说这土地现在翻起来轻松多了。 ”
治标也能治本
作为农业大县,崇明目前超过半数的污染物来自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和秸秆等农业面源污染,种植绿肥成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一道良方。
从2005年开始,崇明在全县18个乡镇272个行政村推行农药包装回收工作,有效避免了农药包装物自然分解给大气、水质、土壤造成的危害。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底,崇明县共回收农药瓶30.8万只、农药袋176.75万只,而2012年12月至今年5月底,全县只回收了农药瓶19.2万只、农药袋147.9万只。这说明,由于绿肥的推广,化肥和农药用得少了。
“以前都是发现问题再去补救,而土壤污染的补救代价太大。”崇明县农委副主任邹锦忠表示,只有像利用绿肥这样的方法,从源头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才是保护土壤的“绝招”。来自县农业部门的调查显示,绿肥当季基本不施化肥、农药,“先绿肥后水稻”的种植模式要比“先小麦后水稻”的模式每亩少施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农药0.1公斤,按目前全县种植23万亩绿肥计算,相当于全县少施尿素5750吨、磷肥4600吨、农药23吨。
种绿肥的另一大好处是为夏收剔除 “尾巴”。往年一到麦子收割季节,焚烧秸秆成了一些农户夏收的另一项“固定作业”,即使近些年政府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回收秸秆、减少焚烧,但依然屡禁不止。据介绍,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碳氢元素及有机硫等,特别是刚收割的秸秆尚未干透,经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及烟尘,在阳光作用下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物臭氧等,对空气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此外,焚烧秸秆还会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后茬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影响农业收益。
绿肥直接翻入土地,既“肥”了田,又可有效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和虫害,可谓一举三得,虽然修复土壤的“步调”有些缓慢,但这条生态之路却充满曙光。(陈玺撼,朱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