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煤在合成氨生产中占生产成本的50%以上,是肥企管理的“大头”。今年以来,合成氨市场持续低迷,管好这个“大头”,并从中“淘金”,成为山西肥企保生存、求发展的首选。通过在“大头”中淘金,山西肥企的竞争力得到了较快提升。
型煤烧出了好业绩
“如果不是今年新上的年产15万吨型煤装置发挥效益,使吨氨成本降低165元,我们的日子或许更难过。”12月1日,山西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绛分公司总经理薛晓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薛晓宾介绍,今年以来,低迷的化工形势使化工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有不少企业现在都已经停产歇业了,丰喜新绛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严峻的形势下继续维持,主要得益于型煤的试烧成功。
“型煤项目建设速度、合成氨系统稳定运行程度、消耗水平位列全国前茅,是我们闯关制胜的法宝。”薛晓宾指出,从项目立项,到投产,到试生产,到达标验收,他们的建设速度在全国是较快的。
据了解,该公司在型煤生产过程中,先后对立式粉碎机、热风炉、煤棒机等进行了改造,使型煤制作设备稳定运行;在型煤制作中,经过反复试验、调试,严把原料质量关,精准沤制时间,使棒煤质量得到了保证,生产出的棒煤黑、亮、无裂纹、品质好,现在型煤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薛晓宾说,在阳煤丰喜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从年初到年末,他们从土建到试烧,再到稳定运行,经过不断地摸索,终于使型煤的消耗从开始时的吨氨1750千克(实物),下降到现在的1550千克(实物),成效显著。
按平均消耗计算,企业使用高硫煤棒全部代替阳泉粒度煤,单位成本1093.68元,吨氨节资165.20元,公司产量按8万吨合成氨计算,年可节资1321万元。型煤的试烧成功,不仅节资金额可观,而且使该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了新的核心技术,也为该集团公司原料和气化技术多元化开辟了新路径。
吃干榨尽毫厘必争
“效益是抠出来的,是元、角、分挣出来的。”这是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田悦化肥分公司经理王西栋的体会。
王西栋抠的地方还真不少。该公司为16台造气炉增加炉前筛,每台炉平均每班能筛出1吨的煤粉,系统带出的煤灰量明显减少;通过改造输送皮带和上炭流程,减少大块炭机械破碎和煤炭运输过程中的落差与距离,降低了10%的煤粉率,这样可直接降低吨尿素成本51元;通过对煤气炉炉箅改造,稳定了炉况,降低了消耗;通过加大小粒度炭的掺烧量,把中块炭与小块炭之间40元的成本空间挤出来;在确保脱硫压差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型煤的掺烧量等等。
另外,据该公司副经理王有介绍,他们还对造气4台600型鼓风机进行低压蒸汽驱动节电节能技术改造。投运后,设备运行稳定,单台空鼓机功率下降200千瓦以上,节约电量在1000千瓦时左右,按目前每千瓦时电0.42元价格计算,一天就可节约1万余元,一年就可节约资金400余万元。
王西栋说,截至目前,该公司吨尿素原料煤消耗已降至650千克的全国领先水平,吨氨达到了1161千克(实物),实现利润1300万元以上。
全员参与挖出效益
作为全国合成氨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股份公司2012年吨氨耗原料煤(实物)1152千克,较2011年的1196千克下降44千克,降幅3.68%;完成节能量6.76万吨标煤,超额完成省级节能指标,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为1114千克标煤,同比下降3.8%,能效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认真落实节能减排法规政策,狠抓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这些节煤举措,企业都要高度重视。”该公司董事长贾根柱告诉记者:“这些措施我们已经做到了,2013年我们主要是在稳定工艺、稳定生产上做文章、下功夫,以稳求突破,以稳求效益,内部激励机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贾根柱提出的激励机制,指的是该公司提高了节能降耗占员工浮动工资的比重,实行吨氨耗原料煤较考核指标每降低1千克就每人奖励2元的政策。这种把节能降耗指标与职工收入绑在一起的举措,充分调动了全员参与节能降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好政策带来了好回报。截至10月底,该公司2013年吨氨耗原料煤(实物)1130千克,较上年的1152千克下降22千克,降幅1.91%;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为1106千克标煤,比去年下降8千克;共发放节能专项奖金798万元,比去年全年还多41.73万元。
天泽人并不会就此止步。贾根柱说,今后两年,公司将以节能降耗为方向,采用更新的技术和工艺对现有合成氨装置进行再改造、再提升,力争到2015年的合成氨能耗水平达到“三个一千”,即吨氨入炉原料煤耗1000千克(实物),吨氨电耗1000千瓦时,吨氨综合能耗1000千克标煤,始终保持行业能效领跑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