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金正大筹建的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了科技部验收。这将进一步有力推动我国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开发与应用推广,还将带动我国新型肥料产业换档提速。
该中心于2009年10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以金正大为依托组建,是集缓控释肥基础研究、工程技术转化、质量检测、标准制定、新产品开发及应用示范为一体的创新平台,也是我国缓控释肥行业唯一的国家级研究中心。
自筹建以来,中心紧紧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肥料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需求,结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在软硬件建设、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等方面全面推进。通过不断完善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能力建设、开放服务建设等,在缓控释肥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技术成果产业化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技术创新和攻坚能力,研发并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缓控释肥工程化技术,解决了该领域产业发展的众多工程化技术难题,起到了较强的技术引领和辐射作用,成为缓控释肥技术创新的集散地和扩散源。
在建设过程中,中心通过自主创新,在缓控释肥包膜材料、工艺技术装备等方面不断攻关和突破,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技术成果,发明专利申请受理55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2件;参与制定(修订)5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完成省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1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专利一等奖1项。同时,“中心”工程化技术通过自我转化与技术转移,在山东、河南、安徽、辽宁等农业大省新增产业化基地8个,并在30多种作物上建立试验示范基地近900个,累计面积达8500余亩,已推广应用6000余万亩,总经济效益160余亿元,带动了行业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在中心的带动下,目前我国已有科研机构30余家、产业化开发和推广应用单位70余家从事缓控释肥的研发、生产和推广,我国缓控释肥产能由2009年的100余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300余万吨,年增长率45%以上(同期我国化肥增长速度3%左右),生产消费量已占世界总量5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带动了我国缓控释肥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中心还注重发挥桥梁和带动作用,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了企业产业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正是中心创新驱动的原动力不断助推依托单位迈上新台阶,2012年建成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产品产销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位,实现了规模与实力的跨越。目前,金正大掌握了代表我国肥料发展方向的前沿技术,形成了缓控释肥、硝基肥、水溶性肥料等在内的完整的高端产品线优势,引领了我国新型肥料的发展,成为创新农业科技的先导者与领跑者。
6月30日,科技部委托湖南四达科技咨询公司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黎懋明等五位专家对中心进行了现场验收评估。11月13日,科技部组织20名相关专家在北京对“中心”进行了综合评议验收。通过上述两次验收和综合评价,国家科学技术部专家组一致认为“中心”实现了预期组建目标,具备了较强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及辐射扩散能力,同意“中心”通过验收。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正大副总裁陈宏坤表示,未来三年金正大公司将继续加大对中心支持力度,围绕国家粮食安全优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肥料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以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为己任,致力于工程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技术开发,将中心建设成为缓控释肥领域具有“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装备、一流管理”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最终为推进我国缓控释肥研究、技术进步以及大幅度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