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尿素出口总量为826万吨,第四季度尿素出口数量达到422万吨,占到全年出口量的50%以上,产能过剩阴影下,化肥“中国式出口”备受关注。近年,出口问题一直是行业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中国化肥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到底具有怎么的影响力?随着全球的供给和需求的发展,中国化肥出口的竞争力到底在哪里?
3月21日,由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2014FOB烟台港化肥论坛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的部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贸易商、港口企业等近3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共同探讨中国化肥出口竞争力的问题。会上成立了“FOB烟台化肥论坛”并推选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纪少波为理事长;中农控股副总经理朱联、美商运安总经理钟旭东、中化化肥副总经理陆坊斌、宜化集团副总经理张新亚、高鸿(香港)公司总经理李刚等人为副理事长的第一届理事会成员。
FOB烟台——打造世界化肥的中国力量
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纪少波表示,举办2014FOB烟台化肥论坛,目的是为广大化肥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口岸部门搭建一个沟通信息、交流情况、分析形势、研究问题的重要平台。此次FOB烟台化肥论坛,大家集中探讨了中国化肥出口竞争力的问题,应该肯定,中国化肥在国际市场所做出的贡献,同时更应该关注中国化肥因质量问题而带来的贸易危机。应行业呼声,此次“FOB烟台化肥论坛”正式成立,论坛推选出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同时,论坛将在适当时间,正式推出FOB烟台化肥指数,在中国尿素产能产量不断增加,出口量进一步增长的今天,建设FOB烟台化肥指数,树立中国尿素价格走势风向标,可增强中国尿素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丰富尿素贸易操作模式,促使中国尿素出口从分散走向合力。
建设中国化肥的国际市场口碑、打造中国化肥国际竞争力,需要工厂、贸易商、口岸等供应链各个环节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该从在自身做起,以高度的责任感、共同的民族使命,实现世界化肥的中国力量。
1.中国尿素,都去哪儿了
2012年中国尿素出口694万吨,2013年,中国尿素出口再创新高,达到826万吨,这在国际市场上也是极为少见的。毫无疑问,在出口数量的竞争中,中国化肥毫无悬念的占据了世界化肥出口的头把交椅。如此多的化肥出口,究竟都去哪儿了?
据数据显示,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氮肥工业发展,我国氮肥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显着增强,出口数量呈现上涨的趋势。目前,我国氮肥出口地区由2003年的东南亚、东亚为主,逐步扩大到南美洲、印度等市场。2013年,我国氮肥出口557.4万吨,同比增长了14.1%,尿素出口826.5万吨,同比增长了19%。
根据国家化肥工业协会(IFA)调查统计,2013年全球尿素产量约1.82亿吨,贸易量为4320万吨,主要尿素供给地区为东欧、中亚、西亚、东南亚。主要的需求地区为印度、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美商运安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旭东指出,2013年,我国合成氨产能达到7396万吨,比2012年增加产能546万吨,尿素产能达到8070万吨,比2012年增加产能787万吨。2013年全球尿素出口增量部分几乎全为中国货源,市场份额为19%,而2012年为16%。整个市场的尿素需求,包括国内跟国际,大约有6500万吨,尿素过剩的产能达到了1500万吨。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局面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2.质量问题导致中国肥被国际市场潜规则
中国化肥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有绝对数量优势,但是同时遗憾的是,中国化肥并未能因为数量优势而形成良好的国际市场美誉度;相反,却因为质量问题,在贸易交易中的被心照不宣作为垫底资源,品质差、价格低,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国际形象给我国尿素行业带来短期内无法消除的贸易危机。
占据全球贸易额19%的中国尿素,为何在出口中难以扬眉吐气?这其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高鸿(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刚表示,我国化肥出口受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质量问题。质量问题包括了化肥本身的质量问题,例如硬度差导致的粉末化、湿度高导致的尿素板结、颜色不均匀以及有杂物等。以及运输的过程中由于水湿、储存不当导致硬度下降、肥效下降等。由于到港后的尿素质量不高,导致化肥卸货困难,影响了速度跟用肥时间,进口商会认为原因出在了化肥质量上。这样一来,中国化肥就只能用“低价”来吸引对方,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
瑞士金健副总经理郭华清对化肥出口的质量问题也有同感,她认为尿素生产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在尿素生产、运输、装港、这些环节中,都应该加强注意。例如有些尿素在装港之前,色泽良好、颗粒大小均匀,但是在到港卸港之后就出现了板结等现象,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运输过程中保护不当导致的,还有可能就是化肥本身的质量不高。我国在物流运输方面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缺陷就是运输成本较高。目前我国物流成本GDP比重在20%左右,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比例仅在10%。因此降低物流成本对增强我国化肥出口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印度作为我国主要的尿素进口国,2011年146万吨、2012年333万吨、2013年304万吨,中国尿素在印度市场的占有率在逐年上升。新加坡德瑞摩尔海外有限公司鹿达表示,中国又是肥料出口大国,运输便利,自然成为了印度的首选进口商。但是由于经济、质量等原因,中国的肥料被贴上了“低价”的标签。根据去年出口的情况来看,二铵、尿素、氮肥等价格达到历史最低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之外,就是质量不过关,物流能力欠佳。谈到印度今后对中国货运的要求,鹿达表示,印度市场对中国非常重要,今后中国出口印度的船舶要向大型化、高效化发展。从原来的一次性装船3万吨到现在的9万吨,今后还要向更大型化发展,为尽可能的节省物流成本努力。
3.港口物流中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出口产品质量
在中国化肥出口的供应链中,工厂、国内外贸易商都依赖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港口,这也是打开我国出口大门的最后一道程序,港口的高效、便利、安全是化肥出口的重要保障。烟台港联合港埠公司总经理陈仁涛表示,在化肥运输到港口进行装船这一环节,依然出现很多问题,从运输方面来说,2013窗口期提前导致化肥到港时间比往年早,这就使得堆货时间长,保存不佳,货损失较大。运输过程中由于没有覆盖防水薄膜、封固不严、包装袋质量差,可能导致化肥吸水造成的板结和结晶析出,影响化肥质量。化肥割包环节,包装袋质量差导致纤维丝掺混在化肥颗粒中造成污染。装船过程中,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风耗还有包装袋的残留导致的重量短缺。作为烟台港化肥出口质量把关者之一的烟台检验认证公司,近几年来与港口和发货人密切配合,2013年共检验化肥600多万吨。烟台检验认证公司副总经理王璞认为,出现检验问题分歧时应与外检与船方共同协商,减少误差范围,保证化肥出口的公平、公正性;另外,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电子理货手段,减少误差;及时把控装货质量问题,与贸易商之间进行及时的信息沟通等。
谈到化肥出口政策,烟台海关通关处副处长田书军认为,海关部门的职责就是协助厂商解读出口化肥的相关政策,为出口化肥通关开辟绿色通道,加强与化肥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并解决出口化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4.贸易商需引导生产方形成联动
在化肥出口的环节中,国内贸易商依靠着强大的农资流通渠道和稳定的客户资源,现已形成在生产、进出口、分销、零售、研发、农化服务方面完整的产业链。但是国内的贸易商在出口的环节上,面临着贸易与市场的脱节,存在出口瓶颈,缺乏国际竞争力。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联在我国化肥出口瓶颈的问题上谈道:“受到出口淡旺季、政策的影响,我国化肥出口出现不连续的特点。距离我国较近的韩国年尿素需求量100多万吨 ,而从中国采购的数量仅有30多万吨,其余的缺口都被其他国家占据了。另外,国内外市场具有相关性,但对于从窗口期短短5个月且买卖集一身的贸易商来讲,操作难度很大。国内贸易商存在着与上游工厂、下游外商之间合作不连续性。我国的化肥集中到港,集中销售,在价格的采购及销售上一直处于被动,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从运输方面来说,物流不畅通,造成货物从采购到目的港时间过长,化肥的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谈到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朱联认为,参与国际化肥市场的竞争,即是供应链上的竞争,需要与工厂、港口,国外贸易商绑在一起,共同开辟或稳定国际市场。目前尿素出口呈现的局面是工厂、港口较为分散,没有统一的出口标准,链条上各环节没有齐心协力,在全球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中国一直处于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局面。
在如何看待贸易与市场对接的关系问题上,中华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长峰表示,国内贸易商应当引导国内生产企业形成联动力,把不乐观的行情变为主动出击。另外,对于那些企图做空中国市场的外商来说,中国的出口贸易应该尽量缩短交易时间,减少集港的风险、保证化肥质量,转变交易方式,不要被对方牵制。我国目前的现状是用低价格作为出口的竞争力,这一点导致我国出口谈判没有话语权。面对这样的困境,连云港汇海农资公司总经理周海峰认为,不仅是中国,全球的化肥产能都在增长,产能扩张对我们国家的出口是一种威胁,除了厂商通力合作之外,在同样价格的基础上,就要拼质量、拼品牌,在这两点上与其他国家的肥料一决高下。
5.技术不是问题,把控质量才是问题
作为出口链条的重要一环——工厂,在供应链竞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责任。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合格、包装规范,这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作为亚洲最大的化肥制造商的湖北宜化,目前的尿素产能达到700多万吨,在外贸贸易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江海联运”物流模式,无论是工厂还是港口,都因此获利。湖北宜化副总经理张新亚解读“江港”模式,即肥料从车间通过皮带运送到散装仓库,称重之后通过管道运送到半封闭车中,运输到河岸的港口,通过江船运输,约4-5天到达镇江港,然后入库过磅,运输到港口的船上出口。整个的过程流畅且大部分都是机械化操作,既快速又减少运输成本。这个过程没有用到铁路的运输,由于铁路运价的上涨,海运和河运优势越来越明显。
依靠江河的生产企业利用江港的天然优势,那么作为内陆的化肥生产企业,如何建立起高效的物流网络?山西天泽煤化工作为全国最大的大颗粒尿素生产商,也是烟台港大颗粒尿素出口合作的最大企业,采取了一种区别于“江海”运输的新途径,那就是专列散装火车集港模式。天泽工厂有自己的装车专用线,只要铁路计划充足,每天可以装车2—3列。在装卸费用方面,比袋装汽运到港口大大降低。
在源头把控尿素质量问题方面,山西天泽煤化工总经理马月生说:“关于尿素的硬度问题,我国在质量指标上没有要求。我们以煤炭为原料与国外天然气为原料的在技术上更加成熟,通过反复实验,公司研发了新的技术保证尿素到国外后的质量与国内相差无几。所以我们根据国外客户及烟台港的要求对出口的大颗粒尿素进行了技术上的调整,硬度达到40个硬度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生产商与国内外贸易商进行密切沟通,传递信息。除了买卖价格上的沟通,还需要了解世界其他供货商的产品质量之优势,找出差距,及时进行改进。”
山东联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凯分享了目前公司运行的多管齐下的物流方式。铁路运输,汽车从工厂到青州站,发火车至港口;公路运输:可以从工厂直接到港口,到莱州港运输费用较低,但港口条件所限,出口数量受限;至烟台港的汽车运费较高,且集港密集的时候出出现人力匮乏的情况。与烟台港的合作是目前最畅通的模式,即采用集装箱散装至寿光港,然后从寿光港海运至烟台港,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6.竞争力提升关键在于质管与物流更专业、更职业
全球化肥无论是氮肥还是磷肥,都是供大于求的趋势,产能增长远远大于需求的增加。而产能的增加不仅来源于中国这样传统的净出口国家,而且还来源于美国等传统净进口国家。中国化肥货源在国际市场上被扣上了“品质差、价格低”的帽子,加之物流成本不占优势。面对未来的市场竞争压力,瑞士金健副总经理郭华清提出几点建议:我国化肥出口应该在产品品质、物流高效、港口运发便利等方面进行提高。产品方面,增强化肥颗粒强度、减少水分,运输前进行防结块处理;物流方面,提供一种更安全、有效的低成本运输方式;港口运发方面,做到快速装船,同时不影响货物质量。装卸过程中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水湿、运输时间长造成的化肥结晶析出等的损失。
在运输环节,烟台港联合港埠公司总经理陈仁涛表示,工厂、出口商、港口应该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做到从出口源头严把质量关。港口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理货,保证装船数量的准确性。工厂今后的集港方式也要进行改变,港口即将建设的西港区化肥物流项目,及目前老港区改造过的散货仓库,目的就是与工厂一起研究推广吨袋或者散装形式,公路、铁路、海运三路并举,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中国化肥出口的核心竞争力。烟台港集装箱货运公司总经理盛肇华建议,减少化肥在物流环节的污染,大力推广集装箱运输,目前烟台港的外贸专线、渤海湾内贸专线等运行良好,货运集装箱的运输成本将会降低15%-20%。
在控制肥料的质量方面,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勇表示,为了避免化肥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大企业出口尽量不要拼船,这样一个船的货源只属于一个企业,假如出现质量问题,也能够及时追溯,及时解决。中华合作时报社编委、中国农资传媒执行总编辑孙立新表示,十年磨一剑,2014FOB烟台化肥论坛是烟台农资现象十年积淀的成果,该论坛的建设,将会集中中国化肥行业智慧,凝聚化肥产业链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成为提升中国化肥的国际竞争力的共有平台。
记者手记:
FOB烟台,树立中国尿素价格走势的风向标
目前国际化肥市场的主流指数有FOB 尤日内、FOB 埃及、FOB 中东、FOB 美湾泊船等。这些指数的形成对提高以上各地区的交易活跃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目前中国尿素产能产量不断增加,出口量进一步增长的今天,市场尚急需一个真实反映中国尿素出口价格的风向标。随着国家政策对出口政策的放开趋势,FOB化肥指数的建设更有意义。
烟台港作为中国尿素出口第一大港,年尿素出口量占据了中国尿素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合作伙伴遍及全国各地,出口国家和地区基本涵盖了中国尿素出口最主要的目标市场。同时,烟台港通过多年的尿素出口操作,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开创了多种快速优质的装船工艺。烟台港已经成为中国出口尿素交易最主要的集散地。因此,烟台的尿素贸易活动能集中反映中国尿素出口情况,FOB烟台价格指数可以客观的反映出中国尿素的价格走势。FOB烟台价格指数的设立,可以增强中国化肥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丰富化肥贸易的操作模式,促使中国肥料出口由分散走向合力,树立中国化肥价格走势的风向标。(中国农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