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了!算起来,国内尿素下跌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年,这在中国尿素市场化以来是绝无仅有的!
笔者基于历史经验的分析,产生了很大的误差,使一部分相信笔者的企业遭受了损失。想到这些,笔者痛心疾首,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毫无疑问,笔者犯了严重的经验主义的错误,忽略了产能大幅增加的这个事实。虽然尿素跌到了多年以来最深的谷底,但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价格低并不代表就可以反弹。
笔者前期对尿素的分析有三个误区:
误区一、对出口关税政策过分看重
过去业界非常看重国际尿素价格对国内的支撑。但从2012年开始,国际贸易商多次做空中国尿素,并频频得手。可见中国尿素虽然出口量巨大,但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定价权。没有定价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尿素出口是一盘散沙,企业自相残杀。二是中国的产能过剩需要到国际市场去消化。在这两个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即使中国尿素出口的关税为零,也不能起到提振国内市场的作用。事实证明,虽然政府有帮助企业度过困境的良好初衷,但降低关税和提高关税对生产企业的影响并无二致。
不断地调整关税政策反而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对流通企业造成了伤害。保证政策的连续性才能形成合理的市场运行规律。同时也给流通企业提了个醒:国内尿素不筑底,出口价格就无法筑底,不要过多地寄希望于出口。
误区二、市场艰难时期不会太长
钢铁、纯碱、一铵等很多行业已经连续三年亏损,但去产能化的过程仍然没有完成。这说明尿素的阵痛期还远未结束,系统性的涨价机会远未来到。虽然短期价格可能因为企业开工率的大幅下降出现上涨,但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这种涨价周期一般很难超过4个月。煤炭、硫磺和一铵的涨价时间都没有超过4个月就是证明。
中国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去库存化和去产能化都非常困难。国企和上市公司更多地以销售额而不是以利润为导向,即使亏损,也不会停产。加上银行的支持,这些企业的资金链不会轻易断裂。因此他们打价格战的能力和决心都不可低估。民企更多地靠银行的信贷发展,一旦停产,银行就会催贷,那可比亏损死得更快。各种力量的作用,使各类型的企业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大家自愿不自愿地成了生产永动机。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不解决这种制度的问题,产能过剩和去库存化就很难实现,因此行业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不能过于乐观。
误区三、价格低就是机会大于风险
这是笔者前期所犯的一个错误,事实证明,这个原则并不成立。价值投资的方法只适用于股票、期货等虚拟经济,并不适用于化肥。
总之,尿素虽然有去库存化的机会,但这个机会非常短暂,很难捕捉。企业最好回避。请大家宁可踏空,不要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