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国化工报通讯员从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和尿素企业出口联盟获悉,加入尿素出口协调机制的尿素生产企业和出口贸易商自发通过了《尿素出口自律公约》,探索建立尿素行业出口新秩序,变博弈竞争模式为竞争合作模式,从而维护国内尿素行业正当利益,树立我国尿素在国际市场的良好形象,提升中国尿素国际竞争力。
据了解,2013年中国尿素出口总量为825.53万吨,较2012年增长18.96%。但一些企业在尿素出口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品品质问题,体现在缩二脲含量不达标、机械强度不够、受潮结块等方面。二是包装问题。如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采用涂膜(涂塑)包装,导致客户在割包过程中卡住割包机;厂家“偷重量”,在外包装上标明“±0.5千克”,实际装包重量采用下限甚至不足;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三是物流成本问题,装卸成本、运输成本高,装船效率低。四是缺乏良好的品牌效应。生产企业分散,贸易企业口径不统一,无法形成拳头效应,企业恶性竞争,出口利润无法保证。
此次通过的《尿素出口自律公约》适用于加入尿素出口协调机制的尿素生产企业和出口贸易商。《公约》要求,供出口的产品质量必须达到尿素国标一等品标准;严格控制包装袋重量约150克,机械强度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袋装尿素净重50千克。生产商及出口贸易商必须坚守“重合同、守信誉”的经营理念,构建真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坚决杜绝合同执行期间的违约。生产商及出口贸易商必须树立大局意识,抵制国际不良贸易商及代理商的恶意做空行为,杜绝恶性竞争。
《公约》还提出,要建立沟通与协调平台,密切生产商和出口贸易商的交流合作,定期发布港口库存、出口数量、出口价格、出口贸易动态等资料;组建出口投标小组,针对国际重大招标研究投标方案,直接参与国际尿素市场投标;建立尿素生产商及出口贸易商诚信档案,针对失信行为进行评估,并在行业内进行通报。
中国石化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氮肥协会理事长李寿生指出,尿素生产企业和出口贸易商自发通过《尿素出口自律公约》,是行业、企业进一步规范出口秩序、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理性竞争的有效举措,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化肥出口竞争力,维护国家、行业、企业的整体利益。
尿素企业出口联盟首届轮值主席、晋煤集团煤化工事业部运行管理处处长贾红斌表示,国内尿素供应情况已经由短缺转为过剩阶段,原有的淡储旺销秩序已经被打破,目前正是建立新秩序的时候。《尿素出口自律公约》成为行业探索建立新秩序的大胆尝试,企业应共同遵守公约,改变过去博弈竞争的模式,转为竞争合作模式。
观 点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出口关税是调整出口的重要手段,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和稳定国内物资供应。国家目前正在考虑未来全面放开尿素出口政策,适时取消淡旺季出口关税差别,统一全年出口关税,推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自由对接。
中国石化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氮肥协会理事长李寿生:做好化肥出口是缓解尿素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和通道。氮肥协会将会发挥协会的作用,反映企业和行业的呼声,积极呼吁国家相关部委做好出口政策调整,为尿素出口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通过严控新建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市场典型等做法化解尿素产能过剩,推进尿素行业健康发展。
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月生:打造精品尿素产品,才能打开国际市场。我们必须根据国际市场对尿素产品质量的不同要求,积极采取措施调整生产工艺,生产符合国际标准、规范化的出口尿素产品。尽管大颗粒尿素的强度不是国标指标,但尿素强度高在出口运输过程中能减少粉尘产生量。针对这种情况,公司派专人到港务局学习大颗粒尿素强度检测方法,在每个生产厂的中心化验室和尿素工段配备了强度检测仪,把尿素强度列为出口尿素质量管控指标。同时组织技术人员攻关,实现了在保证尿素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尿素强度较原先提高50%,受到了客户的欢迎。这说明只有做出好的产品,才能受到市场认同。
晋煤集团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凯:物流已经成为制约化肥出口贸易的瓶颈。发展尿素散装物流模式,充分考虑散装货物集港过程中人、作业环境、运输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利用集装箱运输散货,机械化程度高,改变了传统“人海作业”的模式,减少了包装和物流环节,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成本,将货物损耗和污染控制到最低,可真正实现厂方、承运方、贸易商、港口与用户的多赢。特别是2013年联盟港兴物流在窗口期用此模式成功运作了18万吨尿素出口,成效明显。新模式的成功,还将辐射带动其他散货货种的发展,将引发散货集输运的一场大变革。
烟台港务集团总裁纪少波:作为尿素出口的主要港口,烟台港将建立出口黑名单制度,凡是在尿素出口方面出现不正当行为(结块、亏吨、包装污染)或者不注重产品品质行为的企业,都将纳入黑名单,不允许进入烟台港;与之相反的是,对具备出口优势资源且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重点尿素生产企业,将会采取分类存放的方法,确保产品质量,为国内尿素进军国际市场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