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能相对过剩的新时期,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新阶段,氮肥甲醇行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常态化趋势和特征,行业转型升级面临新的形势。”7月1日在京召开的中国国际氮肥、甲醇大会上,中国石化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李寿生指出,氮肥甲醇行业的“新常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行业增长由高速向中速转变。营业收入、利润、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将告别两位数。今年以来,尿素企业开工率一直维持在71%~74%的较低水平,价格连续下跌,大部分企业在成本线以下运行,停车减产增多。1~4月,氮肥行业净亏损17.8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42.2亿元。5月份尿素平均出厂价跌破1500元/吨,个别地区跌破1400元/吨,是近十年来的最低点。
二是企业的要素成本刚性上升。随着人口结构变化、资源价格改革和金融市场加快开放,国内要素成本持续上涨。同时,以美国页岩气革命为代表的国际油气资源开发取得重大突破,美国尿素、甲醇生产成本仅为中国的60%左右,而在拥有丰富廉价油气资源的中东地区,尿素、甲醇生产成本约为中国的40%左右。资源要素带来的成本压力将对中国氮肥、甲醇行业长远发展构成巨大挑战。
三是创新驱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多年来,中国氮肥、甲醇行业重引进、轻吸收,重模仿、轻创新,许多关键技术装备依赖进口,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产能过剩的形势下,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全行业一项十分紧迫、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大部分企业没有制定以创新为导向的发展战略,特别是与跨国公司相比,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与客户需求紧密相连的创新组织架构。这就导致中国氮肥甲醇行业仅能以大宗通用型产品为主,高技术产品、差异化产品短缺,企业间同质化竞争激烈。在产能严重过剩、要素成本刚性上升、市场体制更加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主要依靠技术和效率,而不是规模和数量。因此,创新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新常态”已经对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形成了强烈的倒逼机制。
四是政府宏观调控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今年以来,政府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并没有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而是实行了一系列“预调、微调”政策,强调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市场活力,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环境。(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