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茂名石化水务运行部煤制氢循环水场冷凝水成功并入无盐水管网,一直萦绕在水场大班长吴俊伶心头的一块大石也安全落地。
煤制氢循环水场汽轮机使用的动力是煤制氢装置使用后的低低压蒸汽,这些蒸汽经过冷凝器冷却后成为冷凝无盐水,由冷凝泵抽送出汽轮机系统。一直以来,冷凝水的处理回收问题是水场的工艺难题。如果排入循环水场,这股冷凝水水温太高,会影响供水;如果送入煤制氢装置,则由于装置管网的压力大无法顺利送出;因此,该股冷凝水自水场2013年底投用以来一直采用大家最不愿看到的方式排地沟。
“要把废水变肥水。”看着这源源不断地奔向地沟的冷凝水,吴俊伶心里暗暗打起小算盘:“无盐水单价10元/m3,水场冷凝水的排放量为20m3/h,每小时就白白流掉200元,日积月累也是一笔天文数字呐。一定要想方设法回收这股冷凝水!”
得知此难题后,水务运行部经理关志鹏多次来到煤制氢循环水场,与作业区的管理人员一起展开技术攻关,他们尝试加大两台冷凝泵的出口压力,以达到将冷凝水输送到管网的目的,无奈在此过程中热井液位节节升高,直接威胁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再难的事也总有解决的办法,大家经过多次现场检查试验,集思广益后决定将此股水排送入煤制氢无盐水压力提升泵出口后的管网。此方法虽是最佳,但需要公司各部门共同协调处理。
工艺方案获批后,工艺员柯武超和大班长吴俊伶与煤制氢车间的工艺员紧密合作,在保证煤制氢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把煤制氢无盐水压力提升泵的出口压力由0.95Mpa降低至0.85Mpa。随后,吴俊伶指挥当班的班员谢冠球上管架监视无盐水的压力变化,黄金有到冷凝器旁观察冷凝器热井液位的升降,工艺员则坐镇中控室,拿着对讲机指挥并网行动。
只见DCS上的光标在凝液控制阀“OPEN”处一按,“唰”的一声冷凝水冲进煤制氢无盐水管网,压力表晃了一下,最后稳稳地指在0.85Mpa处,冷凝器热井液位也像往常一样在553±20mm位置徘徊,唯一不同的是地沟再也没有水流淌出来了,每小时20m3冷凝水被顺利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