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一家旗舰型农资企业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近年来,在主业低迷的情况下,该企业将自营白酒和红酒等产品纳入集团创收体系,这种多元化的营销策略也一再被该企业高层津津乐道。但近日据媒体报道,该企业的这种营销策略,已被演绎成用酒抵发员工工资,甚至冲抵供应商账款等另类方式,让许多企业员工、采购商及供应商敢怒不敢言。一时间,舆论哗然。
据一位和该企业合作多年的采购商反映,多年来,该企业一直将酒强制售卖给供应商、采购商。“比如说,采购一吨货,货值3000元,有关方面只收2900元,其余100元为酒款,一车30吨货,就有3000元的酒款,而且这个酒款须先汇至一个第三方账户,再由其账户转到该企业账户上。”
这种“潜规则”不仅在当地被人熟知,在全国各地的子公司也较为盛行。一位在该企业上过班的老员工透露说,“你不买酒,货款就慢慢拖,反正就是拿不到钱。”据他描述,曾有很多煤老板因此拿不到钱,该企业当地的小供应商更是敢怒不敢言。
更有知情人透露,供应商或采购商在该企业内部购买的酒还可以5折回流。有一家公司承接该企业下属公司的工程,工程款300万元,结款240万元,另外60万元以酒产品冲抵,不过这价值60万元的酒可以30万元现金再回购,也就是说一去一来之间,无故折损30万元。
除了向供应商、采购商强制卖酒,公司员工也是该企业的售酒对象。据了解,该企业拥有员工几万人,这无疑被该企业看做是一个可以自我消化酒类产品的巨大“富矿”。该企业酒业负责人也不止一次称赞公司将酒和化肥混合的销售体系,称企业内部的员工销售是酒业销售的“游击队”。然而,在不少员工眼中,这所谓的员工售酒福利,实际是被“掐着脖子走”。
该企业多名内部员工向媒体证实,该企业曾经用酒抵发员工工资,比如发60%工资,发40%的酒。同时,该企业还强制旗下公司员工售酒,且分配任务亦是公开的秘密。一位已从该企业退休的老职工表示还有子女在该公司内部上班。他称,“我儿子是4000元的任务,工资也就四五千,不卖就自己掏钱买。我的子女们好像被掐着脖子走,不卖又不行”。
不过,该公司否认以上说法。该企业负责外宣的人士表示:“这些都是误会,我们接到过类似反映,查清后,发现只是供应商的误会。我们员工可以自愿利用私人渠道卖酒,这是鼓励员工额外创收,全属自愿,绝不可能出现强制购买。” (农资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