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岛:未来几年内二甲醚产能仍将延续“负增长”
作者/来源: 日期: 2015-12-17 点击率:1770
我国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开始气相甲醇法(两步法)生产二甲醚工艺技术及催化剂的开发,第一套煤气直接合成二甲醚装置于2000年3月3日通过技术鉴定和验收。由于二甲醚具有良好的易压缩、冷凝、气化等特点,且特性与液化气相近,近年来逐步被人们所关注。
2005年以后随着液化石油气价格飙升以及国内资源短缺,二甲醚开始用于民用燃气。随后我国企业纷纷介入二甲醚行业,开始投建大量中小型装置,多以5-10万吨/年装置为主,国内二甲醚产能也从2006年的45万吨/年攀升至2007年的220万吨/年,随后2008年国际原油油价一度飙升至147美元/桶,尤其是在我国原油资源短缺、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二甲醚等煤质是有替代能源产品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市场方面缺乏对二甲醚的认知以及过度信任二甲醚未来发展前景,08年开始,我国二甲醚行业发展态势迅猛,国内产能也从2008年的17家攀升至100多家,二甲醚产能一度从300万吨/年攀升至1300万吨/年。
2006年国家发改委也曾发过通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大型甲醇和二甲醚生产基地,并要求各地不批准100万吨/年以下的甲醇及二甲醚项目,但国内二甲醚产能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甚至一度出现一边建设一边等待批示的局面。于其产能发展并不匹配的下游应用领域由于迟迟难以发展,导致目前94%以上的二甲醚均用于与液化气掺混使用,加之原料甲醇价格近年来持续走跌,局部区域二甲醚价格甚至与液化气形成倒挂之势,从而致使大量二甲醚装置停工。甚者由于近年来二甲醚装置利润持续亏损,部分装置陆续开始改建或直接关停。国内二甲醚开工率也持续几年降至3成水平。二甲醚产业由此也难以避免的进入产能过剩的行列。
那么产能过剩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呢?第一,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且呈全面性。综观国内整个二甲醚产业布局,不止一个地区产生过剩局面,以2015年11月华北市场、沿江市场以及西南市场来看,三个地区平均开工率分别为37.81%、24.35%和47.41%。那么历史同期水平怎样呢?2014年同样是华北、沿江以及西南市场,三地开工率分别为51.30%、33.72%和31.99%。我们不难发现整个二甲醚市场产能过剩问题已非常突出,且多数企业出现严重亏损。
第二,出现绝对和长期性过剩。那么,什么是绝对过剩呢,简单的说,就是既有产能已远远超过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消费峰值,从目前整个国内的开工率来看,2012年以来,国内二甲醚装置开工率分别为36.96%、32.56%、36.18%、33%。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二甲醚产能绝对是过剩的,而且是长期性的。
第三,近几年内集中投资造成增长过快。新产能不断释放以及形成,下游应用领域跟进不足,导致大量新建产能处停工或半停工状态。据金银岛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3年,四年新建的二甲醚产能占到国内二甲醚总产能的27.29%。截至到2014年,国内投建装置势头才略有缓解,由于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导致二甲醚装置长期亏损,2015年国内二甲醚装置产能较2014年减少10万吨/年,且据金银岛了解,2016年仍有部分装置明确表示不再开工。
那么,产能过剩的危害是什么呢?一、企业效益急剧下降。综观目前国内二甲醚产业格局,二甲醚产能投建过于集中,这无形当中增加了企业间恶性竞争的可能性。二、增加经济运行风险。恶性竞争的结果只会使厂家成本入不敷出,导致银行坏账率可能性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由于二甲醚下游领域发展接近空白,大规模装置投建已使目前整个行业环境布满荆棘,且二甲醚产量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远远超过可能出现的消费峰值。所以,尽快制定二甲醚民用燃气、车用燃料等系列标准,实现产业规范发展。积极开拓二甲醚应用空白领域,为二甲醚的推广使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等仍将是二甲醚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