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本报刊登了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撰写的文章《甲醇汽车与煤炭高效清洁综合利用——写在甲醇汽车试点三周年》,文中在谈到甲醇汽车的发展路径时提到:优先发展“在用车改造”是降低发展成本的有效途径,并介绍了山西省对在用车甲醇化改造给予支持的情况。后经调研,何光远又撰文分析了“在用车甲醇化改造”的实施效果、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改装车市场发展的关键是要规范,改装技术也需要提升。我们要从能源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待甲醇汽车的发展,从事物发展规律出发、从市场发展规律出发来认识和对待改装技术的进步。本期特将全文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去年11月27日经贵报发表“甲醇汽车与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一文。在谈到甲醇汽车的发展路径时曾提到:优先发展“在用车改造”是降低发展成本的有效途径。介绍了山西省对在用车甲醇化改造给予支持的情况。后经调研形成如下文字,供大家指正。
山西省对甲醇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起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成立了“山西省甲醇汽车领导小组”。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历任省长都兼任省甲醇汽车领导小组组长。从2008年开始,山西省对“在用车甲醇化改造”实施政策鼓励。奖励措施执行了3年,补贴标准是:大型公交车每辆补贴一万元;小型车第一年改装的补2000元/辆、第二和第三年改装的补贴减半。此后不再补贴,完全市场化。3年下来,山西省境内共计改装了16000辆,补贴总额2250万元。山西省对“在用车改造”的认可、支持和鼓励也影响到了其他省市,对“在用车改造”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
山西省鼓励政策结束之后的“在用车甲醇化改造”到底怎么样呢?山西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办公室提供的数据令人十分鼓舞。2011~2015年山西省三家“改装”企业的改装总数为126639辆。加上政策执行期中省境内外的改装量,总计超过16万辆。
“在用车甲醇化改造”的快速发展,一是说明改装技术是成熟的、可靠的;二是为最终用户降低了燃料成本,受到市场的欢迎;三是推动了清洁能源的消费市场。据山西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办公室统计,仅山西省内的“改装车”消耗的甲醇就达到28.7万吨。
28.7万吨相当于一个中大型甲醇企业的产能。甲醇燃料的消费,既支持了煤炭企业又支持了煤化工企业,发展了当地的经济。按改装车的燃料替代比折算,山西省减少汽油的调进和消耗量超过16万吨。除减少了长距离油品运输产生的燃料消耗和排放之外,还增加了就业。综合运行成本降低,社会整体效益得到提高。
仅从数字上看(以2011~2015年间均价计)汽油7500元/吨,16万吨约为12亿元;甲醇2200元/吨,28.7万吨约为6.3亿元。对山西省来讲,12亿元是外购燃料减少的额度;6.3亿元是支持和拉动本地煤炭及煤化工产业的数额;两个数字的差额是在用车由于改变燃料而减少的费用支出。随着时间的延续,这些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之中。同样的车辆使用,燃料的改变不但为使用者降低了费用支出,还增加了煤炭的附加值;既改善了能源结构、促进了就业,又降低了排放、改善了环境。从经济运行层面看,质量效益得到明显提高。这组数字对我们认识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从调整能源结构入手来优化经济结构都是很好的启发。
我国能源的体量庞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很高。笔者在2010年曾以2009年公布的两组数据做过比对。2009年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27.5亿吨标准煤,按照国际方法折合成标准油为21.6亿吨,人均1.61吨标准油,按当时的市场价折算,总额超过7万亿元人民币。而作为经济走势和社会关注度第一位的房地产业,2009年的销售额在3.6万亿~4.4万亿元人民币,远低于能源消费额。由此可见,能源产业早已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一个巨大而稳定增长的消费市场。在当前煤炭行业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适度增加甲醇燃料的消费、增加煤炭清洁利用的市场份额,既是我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要注重质量效益的要求相一致,应当引起有关行业和各级政府的充分重视。
2005至2014年间,我国私家车的保有量增加了1亿多辆。石油进口增加了1.74亿吨。由于我国石油增产余地有限,新增的汽车用油主要依靠扩大石油进口来支撑,对外依存度从42.9%增至59.6%。这组数字一是反映了我国10年间消费拉动取得的成效,二是看到了继续前行给能源安全带来的隐忧。今冬严重的雾霾天气更加深了人们对现有能源结构对环境影响的认识和感受。
消费拉动的发展模式有利于规模的迅速扩张,这已被我国汽车的发展所证实。当其发展到一定规模,负面效应会加速上升。诸如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空气质量下降等,为此不得不做大量的治理。治理是必要的,同时也要调动和消耗巨大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治理成本的增加意味着社会运行成本增大,反映在宏观层面是经济社会整体的质量、效益下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战略来优化发展的质量、引领经济的发展。这是在综合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之后中央作出的战略调整,达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北京的雾霾红色预警引发了公众的参与热情,各种分析数据和报告见诸报端和网络。不论何种分类归项,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均来自于能源。因此,如何进行能源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引领和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来改善环境和发展经济,是我们当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曾经提出过的“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替代”的能源发展战略符合我国的资源条件。我国巨大的内燃机保有量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把握技术进步这个抓手,研究开发更节能、更环保、更高效的发动机技术。政府要开设绿色通道加快创新性的高效节能环保内燃机技术进入市场。改装技术不应是禁区,只要有利于节能、有利于环保、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和项目都应在我们政府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之内,重点是要加强引导、规范和监管。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我们要以有为的心态和积极的工作,正确对待来自各个方面的创新性技术,尤其是来自“民间的创新”。值得钦佩的是山西省政府多年前就对来自“民间”的“在用车甲醇化改造”予以重视,积极支持、正确引导。成立产业联盟、制定各种标准规范,对改装车辆纳入保险等,使改装车像普通车辆一样正常运行。规范的改装和认真执行维修制度,使消费者的利益得到保护。
甲醇的物性决定了其作为内燃机燃料在常规排放的清洁性,这一点已被多年的实践所证明。试点车辆的检测表明,社会上担心的非常规排放也只在规定限值的6%~10%。改装技术在非常规排放方面尚缺乏数据的支撑,应补齐非常规排放的数据,使之进入规范的甲醇汽车市场。据悉,山西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办公室已有计划采用更严格的尾气排放指标和要求对现有技术进行整合规范。
在甲醇汽车发展初期,规范化的改装车辆的参与对甲醇汽车消费市场的形成至关重要,这一点已被燃气车发展的历程所证明。“在用车”的甲醇化改造也是降低甲醇汽车发展成本、加快发展的有效手段。
车用燃料市场的消费意愿是以高品质低代价实现用车需求。从我国甲醇和天然气汽车发展的经验看,改变现有用车消费习惯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油价升高带来成本增加的压力;二是更经济的代用燃料出现产生的吸引力。这两种力均是消费者的诉求和意愿,反映了消费者的利益,是现有用车市场分化、变化的无形之手。这就提醒我们,在推进车用能源替代过程中,除了引导和规范之外,要选好角度、选准时机,动用政策调控的有形之手,才能以较低的成本和代价实现替代、实现发展,才能盘活车用能源结构调整这盘棋,实现车用能源的多元化。
我们看到,在“甲醇化改造”市场,成品油价格的上升是主因;在“燃气车改装”市场,燃气价格的低廉是主因。新燃料与传统燃料的“价格差”主导着改装市场的发展变化。据了解,目前山西南部市场甲醇到货价格已极具价格优势,在考虑燃料替代比的情况下,与汽油相比存在很大的价格差,运作空间充分,具备加快发展甲醇燃料市场的有利条件。工作的着眼点应放在减少甲醇的供应和零售市场之间的环节,使甲醇的经济性传导至消费者,这是甲醇推广成功与否的基础。
供给侧的改革要从提高供给侧质量出发,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甲醇供给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是要在观念上纠正以往对甲醇形成的偏见;其次是要认真处理好以“三桶油”为代表的传统油气加注网络的利益关系,这是实现甲醇替代“综合成本低”这一优势的关键。
2015年10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了《车用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设规范》和《车用甲醇燃料作业安全规范》的通知,再有已经颁布实施的甲醇燃料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表明甲醇已经具备了在车用燃料市场运行的依据和条件。
去年11月27日刊登的文章中还提到,甲醇汽车的发展需要两条腿走路:一个是工信部组织的甲醇汽车试点,要严格按照已颁布的文件和要求认真执行。试点已经开展了3年多,运营试验和检测数据很有说服力,应尽快总结,在甲醇运行成熟地区要率先放开市场。成熟一个放开一个,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一定要突破甲醇汽车只在示范试点上打转转的怪圈。再一个就是发端于民间的“在用车改造”。改装车市场发展的关键是要规范起来,改装技术也要实现提升。如果我们这些搞改装的企业,能够和整车厂挂钩,与整车厂的技术实现融合,使改装更有针对性,实现精准对接、无缝连接,改装效果会实现质的提升。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是甲醇汽车发展初期新车数量不足的一种补充,有其历史阶段性。“两条腿走路”是一种重视燃料和汽车市场运行规则、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模式。
改装企业的发展是一种被市场引领的发展。简便、易行、低成本是市场的追求,如果完全被这种氛围所控制则很难实现技术突破和提升。改装企业在多年的市场发展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具备了实现技术提升的基础,缺少的是实现提升的条件。目前在用车“甲醇化改造”实现技术提升的有效途径是与整车制造企业开展合作,实现技术融合与对接,完成改装技术从普适性到精准性的过渡。
改装企业规模较小,独自实现与整车企业的合作有一定难度。政府部门要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局出发,搭建平台,协助这些小企业与整车企业建立联系、开展合作。使这一来自民间的创新得到健康发展。我国燃气汽车的发展过程显示:改装企业与整车企业的技术融合,催生出了新的业态——专业的配套加装。目前市场运行的OEM燃气车,就是整车企业和专业的燃气加装企业合作的结果。专业改装企业的出现是整车企业发展的延伸、是整车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改装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创新,一定要在技术创新、合作模式、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上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在甲醇替代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参与甲醇汽车试点的车辆是由整车企业根据甲醇燃料的特点研发制造的。整车企业有较的强经济实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其后续工作重点应放在更先进的甲醇发动机技术上。我欣喜地看到M100低温冷启动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要加大工作力度尽早实现技术的工程化,使我们的甲醇发动机和甲醇汽车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
最近国际油价一度跌破30美元/桶。持续的低油价已使多个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世界经济已被低油价所牵累。油价的暴涨暴跌和石油的断供是石油安全的两大主因。石油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国的经济安全。我国的产业结构对能源依赖程度高,需要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从更多的维度来全面思考和认识能源结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强化我们的发展定力。只有发展好我们自己的替代能源,调整好我们的能源结构,才能应对和减少石油市场大幅波动带来的影响。发展甲醇汽车、实现甲醇替代,符合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和环境约束要求。实现好、发展好我国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是我国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是关乎我国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和环境安全的百年大计。
我国现已形成的甲醇产能超过7000万吨,具有实现车用能源替代的产业支撑。新增产能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盘活存量、加强能源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既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环境安全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能源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我们要从能源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待甲醇汽车的发展,从事物发展规律出发、从市场发展规律出发来认识和对待改装技术的进步。
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更应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对此项利国利民的创新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