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尿素的采购已经呈现散户化的态势:在中国,大公司已经完全散户化,除保底不做,散户淡季不存;印度也开始实行定量招标,而农业对化肥的需求具有刚性和不连续性两个特点,一旦散户化,很可能在淡季表现出严重的过剩,而在旺季供不应求。随着旺季的到来,在当前中国尿素开工率逐步走低的情况下,不管印度采取什么招标方式,秋季的每次招标都将成为推动国际尿素价格上涨的动力,中国会逐渐赢得国际尿素市场的话语权。
虽然山东等地尿素价格上周出现了回落,但笔者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来分析,认为尿素短期上涨行情仍可期待。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小麦价格从8月份上旬开始了反弹,截至8月25日,全国粮油主要批发市场小麦交易均价为2342元/吨,部分地区已经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1.18元/斤的标准。随着可售优质货源的减少和中秋、国庆等节假日的到来,小麦的需求会进一步上升,价格有进一步反弹空间。以大豆为代表的国际油料价格也较年初最低点上涨了近15%。小麦和油料价格的上涨说明秋播好于春播,在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大幅走低的情况下,将有利于调动农民秋季种植的积极性,增加化肥的用量。
其次,尿素市场的开工率继续维持低位。据百川资讯网的统计,全国尿素加权统计的开工率由8月18日的56.26%下降到8月25号的51.21%。虽然开工率不能完全反映产量,但至少说明了不断有新的企业加入到停限产的队伍,价格对供应量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达到发挥。做反向推理,只要价格不涨,开工率只会降,不会升。
再次,今年1~7月份尿素出口比去年同期减少25.1%,一致的解释是中国尿素没有价格竞争力,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减少的数量基本来自对印度的出口,也就是说中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尿素出口基本保持稳定,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出口减少说明竞争力(或依存度)下降,但对其它国家出口并没有减少,说明竞争力(或依存度)并没有下降,显然我们不能用印度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来解释,因为商品只会往价格高的地区流动。
不解释清楚上述现象,就无法认清当前中国尿素市场的出口地位,笔者只好大胆推测:今年迄今为止,印度共举行了4次公开招标,总量为237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了近160万吨,基本同中国减少的出口量持平,可能是印度石脑油尿素生产线的正常开工减少了对国际的一部分需求。同时伊朗在制裁解除之后,对印度投桃报李,低价供应,制造了国际市场的恐慌。更大的可能是因为印度今年的需求下降(只要天气正常,基于印度的国情,化肥用量只会升,不会降)。可以说印度通过抑制采购量的方式抑制了价格,但笔者相信伊朗对印度的出口必然会回归到正常价格,只要中国能维持对其它地区出口量的稳定,那么对印度的出口量也必然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