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的“2016年硝酸硝铵行业工作会”在贵阳如期召开。为了积极应对硝酸硝铵行业的产能过剩、市场低迷和亏损严重的情况,企业积极寻求摆脱困境、转型发展的路子,延伸硝酸硝铵下游肥料产品,发展硝基类肥料成为企业关注和发展的重点。会议还通报了行业生产运行情况、研究行业发展重点。
硝酸硝铵工作会议
会上,协会理事长顾宗勤表示,截止2015年,我国硝酸铵产能1140万吨,产量为530万吨,产量同比下降14.9%,是近些年首次出现大幅度下降,行业开工率仅47%。虽然2014-2015年落后产能在逐渐退出,有超过50万吨的产能退出行业,近70万吨的产能长期停车,但由于前些年产能的快速增长,硝铵过剩量仍超500万吨以上,过剩矛盾比较突出。此外,由于2015年开始,民爆市场的急速萎缩,需求同比下降了10%以上,导致行业过剩情况更加严重。面对困境,顾理事长表示,行业必须树立信心,客观分析形势,寻找发展路径。首先,要努力化解产能过剩,按照硝酸硝铵“十三五”发展规划,未来五年要淘汰常压法、综合法等硝酸落后产能200万吨/年,淘汰常压法等硝铵落后产能200万吨/年。近两年,落后产能有加快退出的趋势,2015、2016年就有120万吨/年的硝铵产能退出或停产。其次,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一些高附加值、需求潜力大的下游产品,一是要加大对硝铵下游肥料产品的发展。重点发展硝基复合肥(包括硝酸磷肥)、尿素硝酸铵溶液、农业用改性硝酸铵、硝酸铵钙、高效液体肥等;二是要延伸化工产业链。此外,行业要继续推进先进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加大硝基肥的渠道的拓展,以及开拓硝铵硝基肥的国际市场。
硝酸硝铵工作会议
天津华景化工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景双伍在会上表示,目前我国生产的硝基复合肥大多是以液体硝铵为主要原料,通过高塔工艺生产出来的硝硫基复合肥和硝氯基复合肥。但这种高塔硝基复合肥工艺在国内已经非常普遍,多数生产企业都处于负荷不满、半开半停状态,建议谨慎上马。同时,指出可以将发展高端硝酸磷肥作为一个方向。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冯军强表示,目前硝酸膦肥生产技术分为“混酸法”和“冷冻法”,由于“混酸法”技术会产生“磷石膏”处理问题,一直困扰着厂家,而“冷冻法”技术不存在这一问题。“冷冻法”硝酸磷肥项目具有的最重要的意义是没有磷石膏产生,磷矿中所有成分转化到产品中,提高了磷矿的附加值,实现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对磷矿实现了“榨干吃尽”,磷矿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此外,硝酸磷肥与以硝铵溶液为母体生产的“硝基复合肥”相比,性能也完全不同,不具备爆炸性,且生产过程非常安全。目前贵州芭田的冷冻法硝酸磷肥装置已于2015年开车运行,该项目是首套国产化装置,实现了技术和装置的全部国产化,为硝酸硝铵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尤其是具有硝酸和磷矿资源的企业。会议期间组织企业参观贵州芭田的硝酸磷肥项目。
会议还围绕硝酸硝铵行业运行情况、先进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硝酸/硝酸盐及硝基肥先进适用技术、市场和出口情况、企业转型发展经验、产品安全监管、碳减排政策对硝酸行业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交流。会议内容紧紧围绕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关注的热点进行,企业参与积极性较高,90%以上的硝铵企业均到会,参会企业人数达到150人以上。
8月30日,召开了硝酸硝铵分会工作会议。会议通过了分会2015-2016年度工作总结及重点工作计划,重点交流了硝酸硝铵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存在的困难以及转型发展的思路。此外,会议还讨论研究了硝酸产品碳排放基准值的制定工作,并对《硝酸铵生产安全技术规范》征求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