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氮肥行业可以说是怨声载道,“亏损”成了几乎所有氮肥企业的关键词,全行业亏损93.8亿元,规模以上氮肥企业286家,其中亏损企业145家,规模以下的企业几乎全部亏损……
但是在行业亏损的大背景下却有这么一股清流格外显眼,2016年,华鲁恒升预估盈利10.6亿元;湖北三宁预估盈利9.6亿元;鲁西预估盈利5.3亿元;山东联盟预估盈利3亿元;江苏灵谷预估盈利2.3亿元;河南心连心预估盈利1.56亿元;河南骏化预估盈利1.54亿元。
那么,2016年氮肥行业整体的经济运行形势表现如何?2017年,想要取得如此成绩,氮肥企业又需要做好哪方面的工作呢?
在氮肥行业二十余年,从未遇如此困难之年景。
“2016年,氮肥行业经济运行出现了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成本和售价长期倒挂,大多数生产企业亏损,经营形势持续恶化,全年亏损额达到历史最高。”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讲道。
他表示,2016年全国氮肥行业经济运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氮肥行业亏损严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氮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011.0亿元,同比下降12.7%;盈利亏损相抵后全行业亏损93.8亿元。规模以上氮肥企业286家,其中亏损企业145家。规模以下的企业几乎全部亏损。二是氮肥产量下降明显。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2016年全国累计生产合成氨6056万吨,同比下降9.3%;生产氮肥(折纯)4257万吨,同比下降9.7%;生产尿素(实物,下同)6192万吨,同比下降12.3%。三是出口量价齐跌。2016年累计出口氮肥(折纯)731.3万吨,下降26.6%。其中出口尿素887.1万吨,下降35.5%;出口硫酸铵502.3万吨,同比下降4.9%。出口价格也比2015年大幅下降。据海关统计,2016年尿素平均出口价格223美元/吨,同比下降22%,其它品种的氮肥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四是国内市场价格创10年来新低。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小颗粒尿素平均出厂价仅1172元/吨;第四季度,受成本上涨因素影响,尿素价格破冰回温,但2016全年出厂价仅1270元/吨,同比下降18.7%。五是“去产能”步伐加快。2016年,不利因素激增,生产成本上涨,氮肥市场低迷,导致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退出市场,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2016年退出合成氨产能292万吨/年,尿素产能433万吨/年,还有一批长期停产的“僵尸企业”,预计也将退出市场,届时“去产能”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2016年,是氮肥行业的困局之年。之所以陷入如此困难之处境,与产能严重过剩造成供大于求、优惠政策消失拔高企业成本、产品竞争力疲软导致出口困难等因素休戚相关。2017年,困境犹在。国外产能增加,出口压力进一步加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民购买力却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去产能”效果显着,但产能仍旧过剩等因素依然限制着氮肥行业的发展。困局还在,如何让2017成为破局之年,是所有氮肥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产能过剩压力减轻,供需扭转,春季氮肥市场有望回暖。
虽说受环保、成本、供需等因素影响,氮肥行业前路困难重重。但是,随着“去产能”进程的加深与“僵尸企业”的退出,产能过剩必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大力普及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大水肥一体化等农艺节水推广力度,这为尿素硝酸铵溶液等水溶性肥料扩大了市场需求;华鲁恒升几家企业的成功不是偶然,企业自身研发水平、管理模式与推广技巧还有更多的开拓空间,只要管理抓得紧、抓住要害,就一定能够创出效益。那么,2017年氮肥企业该如何破局?
“当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虽然目前市场有回暖势头,但绝不能掉以轻心。”顾宗勤讲道。他认为,想要走出困境,2017年我国氮肥市场应做好以下五点:一、加强成本管理。氮肥企业要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以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升物流仓储、销售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管理效率。二、进一步搞好“去产能”。要抓住国家供给侧改革的难得机遇,积极争取产能退出的有力政策。三、加快产品结构升级。紧随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进程,响应化肥施用零增长行动,大力研发推广高性价比的新型肥料。四、加快提升营销能力。加强营销队伍和营销网络建设,创新合作模式,加大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力度。五、“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国家取消了氮肥的出口关税,为我国氮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乘此东风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减少国内市场压力。
(徐骞 焦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