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十年来,航天工程致力于先进煤气化技术的研发,成为国内首家、行业唯一的粉煤气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航天炉”连续运行时间已创下了单炉连续运行320天、单炉操作年运行360天的两项世界纪录,同时成为主板上市公司,取得了诸多骄人成绩。航天工程将与客户共同推进粉煤气化技术的进步,并愿与之携手共铸辉煌未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公司董事长唐国宏的一句话揭开了3月29日航天粉煤气化技术交流会的序幕,更点明了会议的主旨。
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是拥有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中国首个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资深专家卢正滔谈到,经过2005-2006年研发,2007-2008年项目建设,两套航天炉示范装置分别于2008年9月和10月在安徽中能公司(临泉)及河南濮阳龙宇公司一次投产成功。2009年9月,该技术通过了国家鉴定,鉴定结果为技术水平世界领先,自此,航天粉煤加压气化工艺很快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
会上,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指出,航天煤气化技术对现代煤化工是一个重要支撑,与我国“十三五”甚至“十四五”煤化工发展规划都十分吻合,希望下一步能尽快推进半废锅、废锅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在气化技术上更上一层楼。
公司成立十年来业绩骄人。据总经理助理朱玉营介绍,截至目前,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共签订40个项目89台气化炉。分别应用在现代煤化工的合成氨、合成甲醇、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大型装置上。其中日处理煤1000吨级气化炉27台,日处理煤2000吨级气化炉61台,日处理煤3000吨级气化炉1台。目前20个项目在建,20个项目已投产,投产气化炉台数33台,其中1000吨级气化炉15台,2000吨级气化炉18台。
如果按照使用煤种区分,其中,纯烧“三高”煤的项目有1个,烧褐煤的项目有3个,其余项目均使用烟煤或混煤。按照公司签订合同性质划分,40个项目中,7个EPC项目,1个跨国公司项目,32个EP项目,其中22个项目承担了总体院和全厂工程设计。
根据2016年典型的运行指标来看,有16台套气化装置全年累计运行时间超过315天;10台套气化装置全年累计运行时间超过330天;新疆玛纳斯、山东瑞星、安徽昊源项目一期、二期4套气化装置全年累计运行时间超过358天,最长达到了362天。其中安徽昊源项目一期单台气化炉连续运行(A级)运行时间320.8天,刷新了世界纪录。山西晋煤天溪“三高”煤项目全年满负荷累计运行时间,A炉313天,B炉326天。吉林长山褐煤项目,目前运行稳定,成本降低显著。
据了解,目前航天工程气化炉的烧嘴维修周期突破465天。公司正在研制的日处理煤3000吨级气化装置将在山东瑞星三期10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上应用。
另外,公司经过十年工程实践,不断优化升级,形成了业内唯一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包括EPC总承包、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一站式服务、气体运营模式。
下一步,航天工程还要推出压力6.5mpa的粉煤加压气化炉,煤气经净化后,压缩机进口压力将由3.0mpa提高到5.5mpa,更进一步节约电耗。另外,为适合燃煤火力发电需要,公司粉煤加压气化炉将再推出气体干法激冷同时副产中压蒸汽的发电炉型,使燃煤锅炉火力电厂不再外排粉尘、SO2及NOX,助力国家雾霾治理。
交流会上,客户对运行情况的分享给了航天工程气化装置最有力的支持。“去年煤价大幅上涨,我们要到各地采购原料煤,航天工程气化装置煤种适应性强的特点给我们帮了大忙。同时在化肥行业发展最艰难的时候,采用航天粉煤气化技术还有助于降低成本。”客户代表们纷纷表示。
中化吉林长山化工有限公司代表表示,他们改造项目采用了航天粉煤气化技术,与老的恩德炉装置相比,吨尿素成本降低约340元,完全成本降低到1500元/吨。合成气有效气成份(CO+H2)超过了设计目标85%,良好工况下达到90%,粗渣残碳含量低于0.5%。实现了褐煤的经济高效利用。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李峰副总经理谈到,长期运营实践证明,航天粉煤气化装置的气化温度高、合成气激冷、液态排渣、碳转化率高,有效气含量达92%,“三废”排放均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这项技术对氮肥生产的技术升级和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总经理姜从斌强调,未来要坚持技术引领,破解行业环保难题,确保航天粉煤气化的综合竞争能力和良性发展。要以本次会议为始点,持续开展航天粉煤气化运营经验交流,继续深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将交流的平台转变为全员创新的平台,促进行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