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轴上,国产肥注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本乃至一个时代的传奇:2017年,我国化肥产量达70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对比进口肥,2016 年,我国肥料进口数量(自然吨)为 832 万吨,同比降低 25.48%。与2002年相比,化肥进口量减少800多万吨。国肥无论从产销量、市场占有率,都已成行业主流。
国肥,特指国产肥领域诞生的优秀产品或极具特点、在水准上达到或超国际同类企业发展水平,引领中国民族肥业制造方向,种出高品质安全的优质农产品,能给农户带来增产增收的代表性品牌。
腾笼换鸟,凤凰涅盘。一批国产化肥企业实现了从价值链的低端逐步游向高端,“中国制造”催生一批自主品牌。“化肥农药零增长”政策的出台已过去3年,目前国内环保督查动作频频,打击“散污乱”力度持续加大。在政策及消费者需求驱动下,化肥产业不断升级转型。
??编者按
国肥迅速崛起,扮演中坚力量
国肥是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保障中国粮食供给的中坚力量,已成为中国制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版块中,国肥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并随着农业现代化、装备科技化、产品品牌化的趋势,在农资供给侧改革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改变中国化肥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提高国产磷复肥的市场占有率,全行业开展了“以产顶进”工作。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化肥工业突飞猛进,国产磷复肥走过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国产磷铵产能比上世纪90年代末翻了近三番,为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形成24 个百万吨级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其中3 家企业产能达500 万吨级,大中型化肥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
化肥自给率迅速提高,进口量逐步减少,而出口量则呈现出增长趋势。氮肥、磷肥、复混肥出现过剩局面,一度主要依赖进口的钾肥自给率也跃升至接近60%。2016 年,我国肥料进口数量(自然吨)为 832 万吨,同比降低 25.48%。与2002年相比,化肥进口量减少800多万吨。
国产肥效果不输进口肥
农化专家对于国外进口复合肥品牌很多人都认为比国内好,实际上这是一个不合理的认识。其实除了价格比国内的贵而已基本没什么区别,只要国内的复合肥品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和规格,效果就是一样的。比如尿素,国产尿素的生产设备、技术、工艺流程、养分含量等与进口肥没有体现大的区别,含氮量与进口肥没有大区别。
据了解,进口复合肥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有较大市场,价格比国产肥高出一大截,每袋(50公斤)零售价基本上都在250元以上,高的超过300元。而有些农民仍乐于使用,对进口肥盲目依赖,把它视为高档肥的象征。
在经济作物种植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作物对肥料要求较高,主流进口肥以其高品质长期占据市场。但是,随着国内研发、工艺水平整体大幅上升,国内肥料企业已经可以生产出与进口肥同等品质的肥料。并且,由于进口肥价格高居不下,对农民而言,在农产品价格低迷的时期,无疑是高风险投入。近年国产肥在品质上进行升级,在规模化效应下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国产肥对进口肥的进击让肥料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天脊集团广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晓建表示,国有大型化肥企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与进口肥相比,不相上下,这也赢得了种植户、经销商的信赖。其次,国产肥在区域布局、辐射范围、市场价格上的优势更为明显。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越来越多,他们的种植理念更为先进,最为看重的是肥料的质量和性价比,这对国产肥来说,是天然的优势。
中化化肥分销事业部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国产肥目前最明显的变化是营销少了、噱头少了,企业开始回归本质,聚焦产品和技术,优势是将服务作为重中之重,服务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这将是国产肥最明显的竞争优势。此外,国产肥的性价比越来越高,产品迭代迅速,新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同时,国产肥更加注重专用性、功能性,能够解决作物、土壤的具体问题。
三宁化工副总经理毛国斌表示,国内优秀化肥生产企业的高端肥料基本达到与进口肥相同的水准,少数企业甚至超过了进口肥品质。未来三年左右,中国高端经济作物将会普遍用上国产肥。中国被誉为世界制造中心,化肥产业亦不例外,但和其它产品一样,高端制造仍由发达国家牢牢占据,我国农业市场高端经济作物用肥仍然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三宁公司利用新上的先进生产装置,与中国农科院联合研发出三宁金钛能硝基肥,质量优于进口肥,价格更实惠。
据悉,三宁化工等国内复合肥生产企业,致力于开启替代进口的新时代。三宁化工喊出了“取代进口,舍我其谁”的口号,并陆续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招募示范田,针对国外同类型高品质肥料,在作物产量、肥料利用率、水溶性、施用成本等方面进行全面对比试验。事实证明,国产肥并不比进口肥差,国产肥完全可以替代进口肥。国肥依托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不但做到了国际化品质,更做到了平民化价格。
国肥大品牌涌现
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国产肥品牌,诸如金正大、新洋丰、西洋、云天化、芭田、鲁西、史丹利……这些国肥品牌以优质的肥效,助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
国肥企业犹如满天星斗,唯独缺乏一轮明月。这句话恰恰点中了国肥发展的“软肋”。从最新的国家品牌培育计划名单来看,仅有金正大一家入选国家级品牌战略,可见,大的国产肥品牌上升空间很大。
当前中国复合肥产业已由无序竞争进入到品牌化竞争时代,大企业、大品牌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在转型的道路上,产品升级是首要任务和重要抓手,特别是资源型传统磷肥企业,当资源优势不占市场主导后,产品创新成了唯一思路。国内复合肥企业比拼内功、科学发展,提升了行业整体的发展水平。不断涌现的优秀企业通过扎实的产品、过硬的技术在市场上攻城拔寨,也在客观上引领了中国肥料行业的发展潮流。
目前,我国进口的复合肥多为高端复合肥,主要施用在经济作物。随着国复合肥企业的崛起,进口复合肥的数量和价格呈现下滑趋势,市场空间进一步压缩。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12月我国进口三元复合肥113.22万吨,进口均价在490美元/吨,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22.54%和13.27%。与2015年数据相比,来自各国的进口肥数量均有所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挪威。
规模化以上的复混肥企业家数持续增长(个)
从企业端来看,我国规模化以上的复混肥生产企业家数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仅在2015年我国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复混肥生产企业有1214家,较2014年增长1%,较2011年增长22.87%。
越来越多的化肥企业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树立品牌,实现了从过去的OEM(贴牌生产)到ODM(原始设计制造)再到OBM(自有品牌生产)的转型。
品牌需要长时间培育。以国产肥龙头企业之一新洋丰肥业为例,新洋丰肥业于2007年连摘“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两顶桂冠;随后,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化工100强、中国化肥10强,诸多荣誉加冕,洋丰肥料畅销全国,走出国门,成为种植户最值得信赖的品牌之一。
知名农资营销专家肖然老师认为,单纯地割裂产品去谈品牌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真正的品牌,是消费者长期使用体验的整体印象,是属于产品本身的价值,离开产品本身的品牌规划都是空谈。未来品牌建设跟随市场发展进化着,精准化、多样化也将随之发展。
从2017年开始,中国政府就设立中国品牌日为每年5月10号,这其实也是号召大家支持国产品牌、支持民族企业。有了这样的倡导,打造品牌的浪潮应该会更快的到来。
国产肥科技愈发成熟
在当前的“中美贸易战”中,美国瞄准的是中国要发展的高科技产品。这一选择的背后,与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不无关系。《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首次将建设制造强国作为战略目标提出,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而国肥工艺,也在中国制造中占有一席地位。
当前,一大批国肥企业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断进行配方升级、产品优化、生产线改造、服务提升等,凭借研发、设备、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在创新、生产及推广方面均取得较大进步。梧州市绿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继敏表示,国产肥性价比高,产品质量越来越好,尤其是有机肥类功能多样化,解决土壤酸化板结等具体问题。
以近年红红火火的水溶肥为例,通过创新性地研发悬浮技术,使得液体肥中所包含的营养元素分布更均匀、养分更全面。针对不同的作物,结合测土配方技术,为作物提供专业化的精准施肥。
在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环境下,国肥企业应该寻求解决方案,做到产品差异化生产。企业的激烈竞争促使产品升级,响应国家生态绿色产业发展的号召,肖然老师在为湖北祥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做产品品牌策划时,提出“健康肥料”的理念,在农资行业中掀起一股生态热潮,引领农资企业向安全健康的新型肥料发展。祥云健康肥物如其名,这款肥料能够有效改善土壤活性,解决土壤问题,增强作物抗性,提高农产品品质,在市场的考验下,祥云健康肥成为众多农资产品消费者心中的高端肥料。
在大数据、智能化时代,利用好好数据资源,结合智能化设备,将会大大提高国肥产业的发展速度。
国产肥售后服务更完善
发展科技型产品,走服务化道路。农户缺少专业的技术指导也是高端国肥普及的一大重要因素。目前市面上缺乏的并不是好的产品,而是缺少好的配套农技推广服务,推广关键还是在完善其配套的农技服务。
相比之下,国产肥具有主场优势,凭借更齐全的农技服务队伍,更接地气的服务形式,国产肥可以做到贴心的农技服务。进口复合肥在施用过程中因为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也让农民在遇到假冒伪劣进口肥时,无处申诉。
就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对农业服务业将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就是说农业服务业将作为一个新兴服务业态,成为下一个巨大的产业发展“风口”。
国肥企业的售后服务,要做到围绕种植产业链、加工产业链、销售产业链等链条谋划发展;二要提供“大服务”。种植土壤治理、产品生产组织、市场销售信息等方面全面服务;三是要构建“大平台”。要建设农资供应平台、农技服务平台、产品信息平台等多种服务平台;四是要建设“大体系”。要围绕服务标准化体系、供应信息体系、健全组织体系等系统化体系建设。
惠州柑桔种植户李明表示,近年来,随着国产肥质量提升,国产肥在经济作用上展现的肥效已不输进口肥,现在在经济作物区国产肥的比重越来越高,由于农技服务到位,加上性价比高,让更多农户更愿意选择优质的国产肥。
广州协农田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霍桂艳表示,这些年来,国产肥品质不断提升,经销商卖的安心;国内企业更接地气,能够投入人力物力来做服务。
国肥企业参与国际化标准制订
有行业领先技术,能引领行业标准的工艺,便是核心竞争力般的存在。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型国肥企业参与国际肥料标准制订,这既是中国肥料实现技术领先的标志,也是中国肥料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充分展示,也是我国由化肥制造大国向化肥制造强国转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通过制定国际标准,也将进一步规范我国肥料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产品的规模化应用。
中国化肥行业的高速发展、化肥标准的集中增加以及化肥企业对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的日益重视密不可分。据了解,从2009年起,中国提出了多项国际肥料标准,其中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等9项标准已经发布实施,由中国制定的肥料世界标准占标准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这加快了其他国家肥料标准制定工作的速度,带动了整个肥料标准制定工作快速发展。
2017年,由中国主导的脲醛缓释肥料国际标准的颁布实施,填补了国际上没有脲醛缓释肥料标准的空白。据了解,脲醛缓释肥料国际标准是由金正大集团、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单位牵头制定,于2013年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了申请,经过近4年时间多次、数轮的反复讨论和修改,最终在今年投票通过,发布成为ISO标准。
结语: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家品牌计划的落实,国肥企业站在更高的风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代,通过生产工艺改进和售后服务落地,将有更多优质的国肥品牌涌现,历史浩浩汤汤,在与进口肥的博弈中,相信国产肥将闯出一片新天地,越来越多优质的国肥品牌将扛起中国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以及农民增产增收的大旗。
为推进和助力国肥转型升级发展,南方农村报将推出国肥系列深度调研报道,旨在挖掘和报道宣传一批优质的国肥品牌企业,助推国肥品牌发展。欢迎更多志同道合的企业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