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年度经营计划稳步推进各项业务,继续以能源净化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和工程化的研发及工业化应用为基础,为化石能源与化工行业客户转型升级和产业延伸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贯彻绿色战略转型方针,继续积极推进生物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产业化推广工作;坚持技术创新,在生物质直接液化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积极开拓市场,与多家行业知名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相关技术的推广奠定基础。
(一)各板块经营情况
1、环保新材料及化工产品板块
报告期内,环保新材料及化工产品板块经营稳定,实现营业收入117,981.48万元,同比增长11.54%,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价格回升。公司从自身生产工艺入手,细致管理,进行节能降耗综合改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报告期内首次实现了氧化锌产品的全循环再生利用。同时公司积极完善技术、工程和生产供应链,加强新产品开发,为后续能源净化材料的循环和综合利用、能源净化产品的市场拓展打下基础。
2、化石能源产业综合服务板块
报告期内,化石能源产业综合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66,464.55万元,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业主现场实际情况制约,部分项目进度放缓,收入同比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公司结合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但仍积极推进重点技术示范项目的实施,以期尽快建立示范效应,为后续相关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江苏禾友化工有限公司的低压钌基氨合成技术万吨级示范装置建成投产,并保持连续运转。全厂改造项目的设计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设备采购已完成90%以上,现场土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后续将进入全面安装调试阶段。
内蒙古地区传统煤焦化转型升级示范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及当地政府的支持、当地丰富的煤炭及化工资源的支撑,公司在内蒙古地区开展的传统煤焦化转型升级示范项目成果逐渐显现。早期投产的焦炉改造、LNG、合成氨等项目经济效益明显,企业的产品结构得以改善。已经建成的30万吨/年甲醇项目装置运行正常,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总结生产参数、摸索生产经验,产品质量合格,生产日趋稳定,生产成本逐渐降低。以钴基费托合成技术为核心的聚实费托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报告期内,设备基础、厂房、钢结构等基建工程已完成总进度的90%并进入收尾阶段,设备安装约完成总体安装量的90%,其中,压缩机已全部安装就位,配管已完成总体配管量的70%。
七台河地区传统煤焦化整体转型升级示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已建成投产隆鹏电厂改造、勃盛焦化改造等项目,污水熄焦造气项目已建成并且正在调试。七台河勃盛1830项目工程施工稳步进行,截止到报告期末,土建施工工程量已完成约90%,安装工程完成约50%,“三查四定”工作已经开始。七台河隆鹏费托项目、七台河泓泰兴1830项目工程施工正在进行。
报告期内,荆门盈德煤制氢项目进入现场工程高速推进阶段,设计已经完成98%,采购完成85%,现场到货设备近700台,气化炉等大型设备开始顺利吊装,项目团队狠抓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工程项目高质量进行。公司和业主结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根据现场的实际需要,以及有利项目进度和质量的原则,及时优化调整了双方项目建设的合作机制,签署了全新的项目执行技术、工程和运营的综合服务合同,公司不需要垫付资金。尽管合同总额调整,但确保了利润和及时回款。
报告期内,鹤壁世通绿能MCT项目完成总体设计审查,项目详细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全面完成长周期设备采购。部分次长周期设备采购也相继开展。现场场地平整及地基处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报告期内,大庆龙油MCT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设计、采购、施工正按照计划稳步推进。详细设计完成80%左右,902台(套)长周期设备、阀门完成订货。现场施工全面展开,桩基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土建工程已经全面展开。
报告期内,公司与中石油华东设计院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和优势,合作推广百万吨级劣质重油MCT悬浮床加氢技术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为该技术后续在中石油系统内部以及地方炼油领域的推广与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生态农业与绿色能源服务板块
报告期内,生态农业与绿色能源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35,751.21万元。公司积极推进生物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产业化推广工作,作为实现绿色战略转型的重点发展领域。目前在工业装置成功定型和原料收储、造粒、装置建造、肥料生产与销售等运营体系完善的基础上,炭基复合肥生产装置实现了模块化、标准化的生产和建设,具备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条件。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对外项目许可60个,确定直接投资项目15个。公司将采取直投和社会资本投资并行发展的方式加快产业推广进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成生物质综合利用运营体系。
公司继续推进大田示范工作,自2015以来,三聚环保持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河北、河南等18个省份进行了水稻、大豆、玉米、小麦、土豆、谷子、花生、甜菜、苜蓿等50余种作物近2万亩的规模种植试验。在等量施用生物炭基肥料(实际化肥施用量减少15-20%)的情况下,试验结果显示:一是化肥利用率明显提高,其中氮素利用率提高50%以上;二是增产效果明显,水稻、玉米、小麦等产量提高10%左右,甜菜、土豆、花生、苜蓿等产量提高20%以上;三
是作物品质大幅提升,大米、小麦、大豆等粗蛋白含量提高约10%;四是作物根系发达,虫害减少,抗逆性增强;五是水稻中镉等重金属含量降低50%以上。
报告期内,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范围内共同携手打造“一县一品”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区。依托全国农技中心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在秸秆炭化还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一县一品”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区建设、农产品展示、体验、品尝、销售平台建设以及优质专用、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开发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增值收益共享。半年来,在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山西、安徽等省的13个县市种植了45.36万亩水稻、玉米、高蛋白大豆等作物,全程跟踪了施用生物炭基肥料的作物生长和土壤改良情况,目前作物长势良好,初步测产增产5%-15%,丰收在望,土壤板结程度得到缓解,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4、油气设施制造及综合服务板块
报告期内,油气设施制造及综合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0,654.95万元。公司去年完成对巨涛的控股后,进行了有效的业务整合和资源共享,为巨涛开拓市场起到了积极的帮助。同时受益于原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回升,相关上游企业投资意愿加强,板块报告期内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同时毛利率也有所增加。报告期内,巨涛对业务运营和公司管理架构作出了进一步的整合和调整,以明晰事业分部,优化场地资源的利用,为更好地实施发展战略作出部署。得益于和公司其他业务部门的良好协作以及优势互补,巨涛在稳健发展传统业务之外,也在一些新型业务领域,如炼化装置、环保设备以及生物质柴油的生产销售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凭借在业界的良好口碑和优秀的建造条件,在2018年上半年获得了一些重要的业务订单。如与日本全球著名工程总包公司签署了大型建造合约,提供天然气化工模块建造,该项目总重量约10万吨,合约金额逾20亿元人民币,为2019和2020年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贸易增值服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为业主提供了不同原料优化生产操作的技术服务,贸易增值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62,251.91万元,同比下降39.43%。公司正在逐步实施战略转型,将主要资源优先配置于技术、工程和综合服务的核心和重点业务领域,通过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应用,提高客户整体生产水平的业务,加大技术成果转化的力度和速度。
(二)技术研发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对科技创新保持持续投入,科学严谨的推进技术研发,并且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
低压钌基氨合成工业示范装置成功开车并完成标定考核,合成压力由原先铁基催化剂的20MPa以上降低到10MPa,初步估算产能可提高约33.6%,吨氨综合能源可降低约0.22吨标准煤。截止到报告期末,示范装置连续运行已超过4000小时,装置运行平稳,各项指标和参数达到预期目标,表明相应的钌系氨合成催化剂及成套技术满足了工业连续生产要求。
浆液法硫化氢脱除及资源化工艺技术通过了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鉴定,在同类技术领域中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MCT悬浮床加氢工业示范装置成功实现了超过8000小时的长周期连续运行,累计运行时间超过12000小时,并且成功加工和标定了中石化荆门石化提供的中间基减压渣油和催化油浆混合原料,530℃以上重劣质油转化率达到90.4%,液体产品率达到88.3%。同时,该技术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鉴定,包括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的多位炼油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对于推动我国劣质重油加工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质直接液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完成了中科院过程所的独立重复试验。结果表明约2.1吨玉米秸杆可以生成1吨含氧量小于5%、热值接近石油(8733kcal/kg)的初级液化油,展示出良好的经济性和应用前景。报告期内对该核心技术进行了专利全球布局,申请发明专利近100项。
报告期内,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解决生物质绿色油品的加工、高效反应器关键技术等方面技术难点,快速推进生物质直接液化及生物质下游产品加工的技术突破和攻关,加快公司生物质绿色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的步伐。
报告期内,公司还进行了生物质气化制绿色化学品、秸秆焦油加氢、生物质高附加值化学品合成、醋酸直接加氢制乙醇工艺及催化剂、撬装浆态床脱硫工艺包以及纳米超硬涂层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