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沧桑回望 新时代砥砺前行
—— 访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原名誉理事长孔祥琳
图为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首套國产化干煤粉航天气化装置。(企业供图)
图为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首套國产化干煤粉航天气化装置。(企业供图)
改革开放使祖国大地春风化雨,万物复苏。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大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精神活力,氮肥工业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当然,这一切并非一蹴而就,40年氮肥发展,也是一波几折,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故事,也有许多曲折心酸的历程。近日,中国化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原名誉理事长孔祥琳。作为氮肥行业改革开放事业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孔祥琳讲述了40年氮肥行业的变化与历程。
记者:改革开放40年,氮肥行业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孔祥琳:改革开放40年,氮肥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开放前,氮肥企业都是国营企业,改制后,大部分企业已成为股份制企业或民营企业。
产品产量及品种变化很大。2017年全国合成氨产量5640万吨,尿素产量5340万吨,占氮肥65%。近些年来,又发展了许多新型肥料,使传统产品改性增效和复合化,肥效也大大提高。
尿素由不能自给的进口国变为出口国。2017年我国尿素出口466万吨,2015年曾经达1375万吨,改变了农用高浓度氮肥不够,国家进口加补贴双重花费的情况。
合成氨原料品种变化很大。2017年全国氮肥生产烟煤和褐煤原料占32%,无烟煤占44%,天然气占20%。改变了以煤为原料的小氮肥只能用无烟煤原料的被动局面。
小氮肥长大了。全国合成氨产能大于30万吨的共有100个左右,其中原来的小氮肥占了很大比重,许多原来的小氮肥企业的合成氨、尿素产量现在都以百万吨计,“30·52”装置已不是最大,“60·80”已显锋芒。这些企业的效益也相对较好,成为我国氮肥工业的支柱。
小氮肥和大、中型氮肥融合了。小氮肥企业个数少了,个头大了,水平高了,竞争力大大增强了,这彻底改变了氮肥行业原有的大中小格局。可以说,没有小氮肥就没有今天的氮肥工业。大氮肥、中氮肥和小氮肥融合了,不仅融合了大型企业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国内中型企业的人才素质,还融合了小型企业顽强拼搏的精神。
记者:改革开放40年,小氮肥行业技术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孔祥琳:改革开放40年,小氮肥行业的技术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1990年明确了企业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方向。我们在认真学习国外引进装置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总结了桐乡化肥厂高产低耗的成功经验,形成了“四管一算”的做法,在全国掀起了学习桐乡经验的热潮。此外,我们开发并推广了小氮肥余热发电技术,争取国家计委的支持安排了多套余热发电机组项目。开启了小氮肥工厂充分利用生产余热、进行能量转换、实现节能降耗的技术先河。
第二个阶段是1990~1995年开发并推广了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技术、两水闭路循环技术改造,适应了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需求。我们舍弃了传统的设计思想、从系统工程的观念出发,把合成氨作为一个完整的热能系统进行平衡,研究产生了合成氨蒸汽自给技术的思路。自1991年起连续三年由中央财政支持全国小氮肥进行了这项改造。我们提出了造气污水闭路循环和循环冷却水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建议。上述两项改造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益、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大大提高了小氮肥行业的整体水平,为此后进行的产品结构调整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第三个阶段是1987~2002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产品结构调整,适应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需求。“七五”初期,国产化肥结构不适应农业发展的矛盾已日益突出,碳铵含氮量低,产品运输半径小,企业规模受限。造成了一方面国家在使用大量外汇进口尿素,另一方面国内化肥却严重滞销的局面。1986年初,化工部秦仲达部长向中央提出了对小化肥进行碳铵改产尿素的建议。1986年4月国务院同意化工部关于 “七五“期间小化肥工业技术改造方案 ”。1986年12月4万吨全循环法小尿素装置在河南辉县试车成功,拉开了小氮肥产品结构调整,进行碳铵改产尿素的序幕。
党中央、国务院对小氮肥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和支持。“七五”“八五”先后安排65亿元、9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小化肥碳铵改产尿素及尿素“四改六”“六改十”的改造。通过这一大规模的改造,1999年我国尿素实现零进口,实现了“尿素不进口,我们自己干,小厂挑一半”的雄伟目标。2011年,全国小尿素产量已达3223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0%。不仅减少了进口尿素的外汇支出,还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
小氮肥企业改产尿素后,发展空间大了,企业也因此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有的企业又继而进行了尿素双系统扩建、“8·13”甚至“30·52”的项目建设。为入世后的竞争和为企业原料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
第四个阶段是2003~2007年,随着国家对企业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我们在长时间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氮肥生产污水零排放技术”。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财政部对这项技术的推广高度重视,2004年至2008年,给予了中央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国家发改委在淮河流域、三峡库区废水治理中也给予了专项资金支持。中国氮肥工业协会进行了项目的全过程服务。这个项目的推广,极大地推动了全国所有合成氨企业的水污染物减排工作,2004年至2010年全行业废水减排58.8%。全国平均吨合成氨废水中主要氨氮污染物浓度由70mg/L降至50mg/L以下。
第五个阶段是2004~2014年全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原料结构调整,实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目的。
1999年至2004年是中国氮肥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大转折时期:一是氮肥从短缺转为过剩,2004年当年尿素出口量已近400万吨。国家先后采取取消对化肥的优惠政策,出台开征尿素暂定关税等措施,以抑制了化肥产能盲目扩张和出口;二是原料从质量优劣的挑拣,转为供不应求,由于需求过旺,原料价格迅速上涨,许多企业成本倒挂;三是原料品种的改变和产品品种的转型成为行业必然的趋势。而我国是缺油、少气、煤炭相对丰富的国家,非无烟煤气化是氮肥原料品种改造唯一的选择。
这项工作面临两大困难:一是资金,二是技术,经多方共同努力国家雪中送炭给予了财政扶持政策及资金支持。2004年国家发改委“氮肥行业原料及动力结构调整专项第一批项目”对17家小氮肥企业给予了支持。从此拉开了小氮肥原料结构调整的序幕。
记者:总的来说,我国氮肥行业的原料结构调整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孔祥琳:在技术上,2004年以前,我国氮肥行业采用的先进煤气化技术,主要是国外引进的,投资大、维护难,对多数小氮肥企业来说可望不可及。由此,积极促进支持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先进煤气化技术是那一时期氮肥行业的当务之急。2004年,我国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大化肥,在山东华鲁恒升投产,使用的是华东理工大学开发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2008年,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煤气化技术在安徽临泉甲醇装置成功投运。此时,帮助企业开好、管好提升加压煤气化装置技术水平即成为重要任务。
到2017年底,全国加压粉煤气化装置仅多喷嘴气化和航天气化就有42家用户,92台炉已投入运营。全国加压粉煤气化产量占全国合成氨总产能的32%以上。还有多个项目在建。实际上,原料结构调整改造的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料品种改变的作用,它以装置的大型化为依托,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装置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改变了我国氮肥工业和甲醇工业的技术面貌,使装置更加现代化,更加接近国际水平。
以上,仅仅是改革开放40年小氮肥发展的一个侧面。我们从国家的改革开放中获得了更多的希望、勇气、力量和智慧。今天的氮肥企业是踏着先人的足迹前进的,许多的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倒下了,但他们为农业和经济发展所作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们曾经的成功和失败,成就了今天的我们,成就了改革开放事业的辉煌。
孔祥琳 196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无机化工专业,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在化工设计院及化肥厂工作10余年,历任化工部化肥司副处长、处长、国力肥料公司总经理(副司局级)、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名誉理事长。曾获国家级、部级及行业多项科技进步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