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加强与公司、炼油厂沟通协调,力争在公司氢气资源平衡时,不降低煤气化装置负荷,实现氢气、含氢气体稳定、最大量外供。今年上半年气化氢气累计生产2.25万吨,氢气产量创新高。”7月27日,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副经理刘文斌介绍。
第二化肥厂煤气化装置高负荷平稳运行得到了公司领导高度肯定。该厂上半年发挥产能优势,利用炼油厂制氢装置停车消缺氢气需求量大的有利时机,实现装置投产以来最高负荷生产,煤气化装置氢气耗煤、全厂化工燃动能耗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中,连续三个月氢气日产量创历史新高,比预算进度提高0.21万吨。
高效稳定运行 做大氢气产量
“从4月开始,‘百日攻坚创效’期间,在控制煤炭低库存情况下,我们把不同煤质的煤炭单独存放,煤炭掺配比更精准。”第二化肥厂生产技术科煤炭管理员叶涛说。
该厂在公司内部氢气优化大环境下,组织高负荷生产,充分利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做大氢气产量,效益和收入挂钩,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装置高负荷运行,对技术要求高,要及时根据化验分析煤质指标调节掺配比,通过气化炉产出气成分、产气量、渣口压差能判断出煤质的变化,通过煤渣分析出煤燃烧的情况,根据这些变化动态调节氧煤比。”生产技术科工艺员司道朋介绍。该厂在装置高负荷运行平稳后,把氧煤比适当微量下调,降低氧气消耗,提高氢气产气量。
“只有装置运行平稳了,我们才能进行精细化操作,在提高产品产量、节能降耗上做文章。”第二化肥厂气体联合车间操作员工慕亦凡说。
该厂为保持氢气产量均衡,还对公用工程、变换系统、低温甲醇洗系统进行优化微调,对工艺进行更精细调整,把控微小细节的调节。
解决生产隐患 消除生产瓶颈
“针对装置高负荷生产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开展技术攻关,消除影响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确保生产安全环保可控。”气体联合车间主任耿涛说。
该厂从安全环保、工艺、设备各角度对可能存在的高风险进行预知性风险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大与国内相关科研单位合作交流力度,就高负荷生产可能带来的设备环保问题影响,实现技术共享;高负荷生产是为了增效,更要追求安全环保。
同时,气体联合车间与公司研究院就装置高负荷生产对催化剂寿命产生的影响进行专题研究,制定了温度控制、调节水气比等相关措施,来保证催化剂的长周期运行;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利用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将好的思路、合理化建议用于装置技术改造,确保了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和氢气产量创新高。”第二化肥厂劳模创新工作室主要成员、气体联合车间副主任崔浩介绍。
该劳模创新工作室年初制定了“煤气化灰水回用”“煤气化灰渣资源化利用”“煤气化装置长周期运行技术改造”等5项攻关课题,到目前已完成“煤气化灰渣资源化利用”、“煤气化装置长周期运行技术改造”两项技术攻关。
预知性检维修 小指标促提升
7月13日,气体联合车间二班班长贾春海巡检时,在磨煤厂房发现进料器故障,他立即汇报,该厂果断组织停车检修,更换磨煤机离合器的旋转密封阀,消除了生产隐患。
该厂坚持立体化巡检制度的落实,保证巡检无死角、无漏洞。抓设备完好可靠度,大机组运行管理,实现“一机一档、一机一策”。每周对氨冰机、高压煤浆泵等大机组进行“五位一体”现场检查,保证大机组运行安全。
“开展小指标劳动竞赛,以竞赛形式促指标提升,提高产量,降低物耗能耗。”气体联合车间工会主席吴峰说。
该厂工会组织开展了“争标兵、当标杆”小指标劳动竞赛活动,以氢气产品耗煤、煤浆浓度、含氢气体产量为竞赛指标,采取日评比小红旗,月累计评比考核,激发和调动了班组员工精心操作、提升指标的积极性,实现了生产优化、装置稳定运行。
“我们抓住公司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的机遇,推进公司煤制氢项目进展,加大与国内相关科研单位合作交流力度,密切关注煤气化深加工技术,探索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路线,全面提升在同行业的竞争力。”第二化肥厂经理孙雨表示。
(赵兵 朱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