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国际工业水领袖论坛在沪举办
6月2日,在2021世界环保博览会上,以“治水减碳,协同增效,聚力可持续”为主题的第五届国际工业水领袖论坛(IWLF)在上海举行,来自政府监管部门、行业研究机构、国际知名水处理企业及水处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水处理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趋势向好,但不能急于求成
在“双碳”背景下,水处理是实现绿色低碳目标的关键领域,水处理市场整体环境向好。国际水务智库(GWI)董事长Christopher Gasson认为:“目前,全球水处理市场达到38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5%。从趋势上看,不管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大,增速也将越来越快。”
许多企业在自身制订碳中和目标的同时,也积极投身行业可持续发展。艺康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孔听云表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和我们息息相关。为履行可持续发展承诺,艺康计划在2030年之前将碳排放减半,60%的能源将采用可再生能源;2050年实现碳零排放和100%使用可再生资源。同时,集团今年推出了艺康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在工业行业实现了全面水管理的数字化呈现,帮助企业以可视化方式了解整个公司的用水生态系统,以此助力客户更高效地实行运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不过,关于水环境治理行业中碳减排的机会和挑战,中国环境基金会会长何平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成功案例后表示:“水处理行业实现碳中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从能源、工艺处理,到污泥、废水、废物的处置,整个系统只有通过各个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同时,实现减碳目标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程,不能急于求成。要科学分析减碳短期、中期、长期的规划,以节能优先为原则,逐步加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技术升级改造的力度。”
技术创新,实现绿色低碳是目标
来自石化、煤化工、微电子和医疗等高耗水行业的专家们认为,由于未来5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期。高耗水行业需聚焦核心技术项目,重点攻关,要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污水资源化管理,优化废水零排放技术、流程及工艺。特别是大力支持科研人员对碳捕捉、利用和封存等关键技术的研发。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环保水务部总经理助理梁坡认为,污水处理厂碳中和途径主要是开源和节流。他以上海石化为例,其PTA污水采用厌氧IC技术处理,所产生沼气供上海石化涤纶部加热炉使用,2020年全年回收沼气166万立方米,实现CO₂回收17817吨,PTA污水厌氧处理装置碳中和率约为73%。
展会上,记者在展台看到,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业连续化有机废弃物热解生产线,通过对有机物废弃物中的高分子聚合物进行较彻底的分解,使其回到小分子或单体状态,产出燃料油及固体产物,实现对有机物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置。中化国际的反渗透膜技术在某石化企业废水回用项目中,脱盐率在98.5%以上,回收率在65%左右。
智慧水务,要解决好落地问题
目前,“智慧水务”成为水处理行业的热词。在论坛上,许多专家提到,目前有的企业上了一些传感器,收了一大堆数据,不知道该怎么用,成了信息“孤岛”,反而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减排需要。很多项目,都说自己是“智慧水务”,其实水平相差甚远。对此,专家表示,摸清家底,强化顶层设计,实现“智慧水务”标准化是突破点。
赛莱默(中国)有限公司智慧水务团队负责人茹临锋表示,“智慧水务”不能本末倒置,重点是水务,是管理手段。而这些问题要解决,首先要解决好落地问题。他建议水务企业:一是看客户需求,客户处于什么阶段,有什么需求,要实现什么目标;二是基础设施,如果要真正落地,必须把基础设施抓好、管好、建好;三是与业务深度融合,这是智慧水务落地的关键点;四是数据利用,如果不利用好,会让数据成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