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BDO行业消费量呈增长态势,随着“限塑令”的推进,可降解塑料PBAT需求将带动BDO需求大幅度上升,BDO产业链再度掀起投资热潮。在这种投资热潮下,我们来回顾一下BDO曲折的发展历程。
发展初期—依赖进口
BDO是三十年代就开始生产的乙炔系化工产品,但1,4-丁二醇那时发展并不快。我国是从60年代就开始了1,4-丁二醇的生产技术研究,生产工艺大多采用国内自己开发的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的Reppe法,以生产丁炔二醇居多。
我国BDO的生产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5年上海吴淞化工厂建成了2000吨/年装置,是国内最大的Reppe法生产装置。由于生产成本高,效益差,所以该厂改产丁炔二醇。2002年1月21日电话调查上海吴淞化工厂,BDO装置已停产。国内其他规模比它还小的BDO工厂,也是如此。
1998年,我国BDO生产能力约4700吨/年,产量仅400~500吨/年,规模小、成本高,无法与进口产品竞争,我国市场所需BDO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1996年,山东东营引进英国DAVYMCKEE顺酐酯化加氢法BDO技术的1万吨/年装置合同签字,1998年底开工建设,1999年12月建成投产,此为我国首套万吨级 BDO 装置,标志着我国BDO已实现工业化生产。该装置在2001年实现基本满负荷生产,但由于消耗和成本较高,造成企业资不抵债,被迫于2002年底宣布破产,后公司更名为山东东营中亚化工有限公司,装置在2004年恢复生产。
快速发展时期—万吨级炔醛法BDO建成投产
进入21世纪,我国BDO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进口依赖度也随着降低。这得力于山西三维前董事长仝立祥主导引进炔醛法BDO。
1995年,当时还是山西维尼纶厂的山西三维的完成了1,4-丁炔二醇扩改工程,使这一具备世界领先技术的产品达到年产1000吨的规模。同年,山西三维在北京召开的“林德公司新技术研讨会”上获悉,该公司炔醛法丁二醇生产技术有意向中国转让。于是他抓住机会将技术引进国内,实现了中国第一套万吨级的大型炔醛法BDO装置,也是当时大陆地区规模最大的BDO装置。
2002年3月,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引进美国ISP公司(原GAF公司采用GAF改良低压淤浆床Reppe法技术的2.5万吨/年BDO装置正式投产。这个项目建成投产,不仅结束了我国BDO因技术封锁而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而且对BDO产业链的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转折点—BDO进口反倾销
2009年,国家商务部对BDO进口反倾销的政策出台,使得国内BDO装置规模释放。
2009年12月24日,商务部发布2009年第106号公告,公布了对原产于沙特阿拉伯和台湾地区的进口1,4-丁二醇(BDO)反倾销调查的终裁决定,裁定进口产品存在倾销并对中国大陆1,4-丁二醇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决定自2009年12月25日起,对原产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该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幅度为4.5%-13.6%不等。
行业良性发展—BDO行业协会成立
2005~2012年期间,我国BDO产业可归纳为三点,新建项目集中;竞争力明显;规模效益明显。
2012年,我国1.4-丁二醇生产装置的生产总能力为60.6万吨/年。2005~2012年期间,我国BDO生产总能力的年均增长率为25.44%。拉动我国BDO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拉动了聚氨酯产业的发展;我国服装业率先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的的低谷,进而带动对于氨纶的需求;传统的消费领域,也保持了较好的发展。
2012年之后,BDO产能蜂拥而出,市场逐渐饱和,BDO价格登上2.5万元/吨峰值后进入下行通道,2015~2016年间更是跌入谷底,甚至一度跌破8000元/吨,整个行业陷入亏损境地。
随后,以美克化工为首的BDO行业龙头,为了稳定BDO行业的健康发展,于2016年,和陕西陕化、蓝山屯河、内蒙东源等成立了全国1,4-丁二醇生产企业联谊会。之后又在联谊会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委会1,4-丁二醇工作部,陆正平担任第一届主任委员,邓会昌担任秘书长。
在政策的引导下,龙头企业发挥带头作用,积极推动BDO全行业改革,建议决策部门对外国BDO实施反倾销措施,使整个行业得以健康持续发展。在疫情这场大考中,才让我们的BDO企业保存了实力,并在这轮新冠疫情蔓延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BDO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BDO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基本依赖进口到21世纪初实现工业化以来取得了迅速发展,再到现在,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BDO生产及消费国,并且产能还在继续扩产中,BDO行业的发展壮大历程是我国工业发展,尤其是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