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周二(7月22日)发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有序推进煤制油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稳步推进煤制天然气产业化示范的指导意见》,近期将发布实施。根据意见,年产超过2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超过100万吨的煤制油项目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能源局称,产业政策明确了煤制油(气)“不能停止发展、不宜过热发展、禁止违背规律无序建设”的方针和“坚持量水而行、坚持清洁高效转化、坚持示范先行、坚持科学合理布局、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
煤制油(气)发展火热
政策闸门再度收紧的背后是煤制油(气)发展的火热。
2011年4月《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发布后,煤化工项目审批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然随着煤价的走低,气荒的愈演愈烈,各地投资煤制油(气)热情高涨。而与此同时,油价越来越高,使得煤化工产品相对石化产品而言有很大的价格优势。
据悉,201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676亿立方米,供需缺口达220亿立方米。而在这一年,煤制气等多个新型煤化工项目拿到了允许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2013年8月至今年2月,11家企业与地方政府签订项目投资合同,计划项目总产能达到780亿立方米/年。绿色和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约50个已有或在建、计划中的煤制气项目,截止2014年6月,全国煤制气项目总计计划产能已经达到2250亿立方米/年。其中,已投产产能仅27.05亿立方米/年。而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的统计项目更高达67个,计划产能达到2800亿立方米/年。此外,我国处于运行、试车、建设和前期工作阶段的煤制油项目26个,020年可能形成4000万吨/年煤制油产能、280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产能。
从目前的产业布局看,我国煤制气的产量将快速上升,到2020年前后产量有望达到1000亿立方米,届时将占天然气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约为13%)的近20%。而《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煤制气产量为150亿-180亿立方米,占国产天然气的8.5%-10%。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在内部咨询会上通报了关于煤制油、煤制气的初步规划。到2020年,规划煤制油3000万吨、煤制气500亿立方米。
投资热背后的风险
以煤制气(油)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在技术可靠性、项目经济性、环保解决方案、行业协同发展等问题还未较好解决。
根据公开资料,煤化工生产中转化1吨煤用于煤制油,需用水约10-15吨。真正上规模的煤化工企业,每小时的用水量约为2000-3000吨。而且,煤化工行业碳排放量较大。煤制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制取每千立方米煤制气,所排放的CO2约为4.5吨-5吨。如果我国煤制气年产量达到1000亿立方米,若直排将每年新增CO2约5亿吨。目前约7成项目都在新疆、蒙西和甘肃等西北地区,由于当地水资源匮乏,项目均处于难以开工的状态,且碳排放量会是2011年全国碳排放的1/8左右。煤化工所造成的水污染,与一般水污染有所不同。相比之下,煤化工造成的水污染更为难处理。且治理成本高。据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公司有关人士介绍,一吨废水的处理费约为20元,高盐度废水的处理费约为60元/吨。
今年5月中旬,市场传闻神华、陶氏化学合作的榆林煤制烯烃项目搁浅,虽随后神华集团在官网发布公告澄清此事,但接近神华集团的有关人士称,榆林项目确实遭遇变故,合作方陶氏有可能退出。就该项目本身来说,两次环评均未能通过,导致投资无法进行,是其面临的直接困难;榆林地区近几年上马的煤化工项目较多,当地水资源量已经不足以支撑这个项目。
此外,煤化工项目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项目,短期内投资数额高,强度大,回报却是长期缓慢的。一旦受到石油价格波动等方面的影响,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6月30日,大唐国际以“正在筹划有关业务板块重组事项”为由宣布了重大事项停牌公告,后被证实为大唐煤化工板块面临重组事宜。此前不久,中海油宣布将旗下亏损的多家煤化工项目股权出售;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已将旗下的6家煤化工项目全部出售或转让……财务数据显示,2013年,大唐煤化工板块亏损超过21亿元,负债达到597亿元。
政策收紧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在煤化工政策上,国家政府对此始终保持了冷静和慎重。几乎每两年都要出台煤化工行业指导文件。此次政策闸门的再度收紧,或对国内煤化工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是一件好事。可以淘汰一些小型产值低、可发展持续性低、治污能力有限的煤制油气项目,规模较大的企业将更容易管理,有利于治理产业发展乱象。行业人士也认为,未来国家或将加强对新型煤化工项目的管理。不过在天然气供应存在缺口,对替代化工原料、能源需求迫切的背景下,现代煤化工行业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