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14年7月25日21:33 作者:jmmhg 浏览次数:29 来源:
来源:中国化工报
7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这个通知出台很有现实意义。煤化工是应该刹车了,我们不能解决了能源问题,又产生了环境和生态问题。”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冯连勇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个意见还应继续深化,不止煤制油气,煤制烯烃等其他煤化工项目也存在过热现象,煤化工发展应该与每个地方的环境容量结合起来,与水问题结合起来,与碳排放结合起来。
《通知》从严格产业准入要求、规范项目审批程序、强化要素资源配置、统筹规划试点示范、做好项目监督评价、落实相关管理责任等6个方面,对规范我国煤制油、煤制气产业发展提出了原则要求,再次提出要“坚决遏制煤制油气盲目发展的势头”。
行业专家表示,这个通知更多地只是重申了政府以前的相关规定,比如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100万吨及以下规模的煤制油项目,国务院2013年发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就已经明确。
事实上,几乎每两年国家都要出台煤化工行业指导文件,这些文件的基调也都是以“严管”为主,却拦不住各地不顾环境压力和产能过剩的风险,纷纷投资上马煤化工项目。除了短视的利益驱动,背后更重要的是能源规划的强势和环境政策的弱势。
因此,《通知》被认为是给过热的煤化工浇了一瓢冷水。
中国石化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的统计表明,目前煤制油项目建成、在建及规划的项目超过10个,总产能超过3000万吨/年;煤制气项目更是高达67个,计划产能达到2800亿立方米/年。此外,在2013年8月至今一年内,各地就有13个项目陆续签约上马。业界普遍认为,盲目发展的势头不加以遏制,后果将十分严重。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马文指出,2014年初,国家能源局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宣布初定2020年煤制油发展到3000万吨产量,煤制天然气发展到500亿立方米产量,未来还要搞到更大规模。在如此宏伟的政策目标指引下,煤化工产业发展自然底气十足。于是几个示范项目还未成功,就已经准备要产业化规模化升级推广。
而此次《通知》重申,地方发改委和能源局不能违规审批任何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气新建项目。所有审批权限收归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同时禁止煤炭净调入省发展煤制气煤制油,并提出禁止利用地下水发展煤制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近期业界对于煤制气产业水资源危机及建议沿海地区发展的回应。
些煤化工企业经认真分析解读认为,《通知》的主要基调是“不能不搞、不宜多搞、不能快搞”。因为《通知》中明确了煤制油气“不能停止发展、不宜过热发展、禁止违背规律无序建设”的方针和“坚持量水而行、坚持清洁高效转化、坚持示范先行、坚持科学合理布局、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申报的示范项目必须符合产业政策相关规定,能源转化效率、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必须达到准入值。
《通知》提到,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有序推进煤制油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稳步推进煤制天然气产业化示范的指导意见》,近期将发布实施。冯连勇认为,两个《指导意见》值得期待,它将涉及政策和规划的具体细则。
同时,业内专家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部门应对投入营运的煤制油气示范项目进行认真总结,同时尽早开展煤制油气的标准制订,并组织力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让示范项目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冯连勇呼吁,国家能源局还要继续转变角色,在监管上下功夫,对照国际上先进的能源监管经验,出台法律法规,严格生产过程中的监管,把能源企业的排放、污染及各种相关数据置于阳光下,推进能源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