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西部能源航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在行业产能过剩、需求放缓、产品价格低迷的大背景下,紧紧围绕提质增效、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三大着力点,艰苦奋斗、图强思变、勇于创新、逆势而进,已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排头兵。
转型先转思想
陕煤化集团成立于2004年,伴随煤炭黄金十年,集团公司以营业收入几乎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发展。随着煤炭黄金十年的结束和市场危机的到来,集团公司的改革亦势在必行。2014年,集团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后,为应对市场危机,破解发展难题,统一集团上下思想,凝聚员工智慧力量,在全集团开展了“陕煤发展30题”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活动开始后,集团所属各单位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强化宣传,在全集团掀起了解放思想、集思广益、凝心聚力、谋求发展的活动热潮。大讨论活动的开展,为集团公司新一轮改革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随后,集团公司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着眼于破解当前制约集团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一举出台了“十项改革”措施。
集团公司董事长杨照乾指出,改革的目的,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提高效益,增强活力”。他同时强调,要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断尾求生的果敢魄力,在改革转型中化蛹成蝶,在严峻挑战下涅槃重生。集团公司出台的“十项改革”措施主要是,对物资、实业、装备制造所属部分业务进行了适度的体制调整完善,进一步理顺了生产企业与服务企业之间的运营管理;关闭关中老区资源枯竭、亏损严重的8对矿井,在扎住企业出血点、消灭亏损源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缓建渭北老矿区的3个煤矿项目,进一步降低了当期投资风险。这“十项改革”措施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集团公司改革步伐的举动,更是直面企业存在问题,以“壮士断腕”勇气做出的毅然决然的选择。十项改革措施出台之后,得到了集团公司干部职工的理解拥护,相关工作快速平稳推进,拉开了新一轮企业改革发展大幕。
科技是第一驱动力
陕煤化集团总经理严广劳介绍说:“科学技术一直是我们集团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目前,我们集团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研发出的DMTP 、DMTO 、DMTO—Ⅱ等工程化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这依然满足不了我们转型发展的实际需要。”
陕煤化集团煤制油项目实验装置
按照“支撑煤炭、引领煤化、拓展多元”的发展战略,陕煤化集团聚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全面持续推进核心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工作,科技成果丰硕。2014年,集团公司建成省级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目前已在煤炭开采、煤炭分质利用、煤制化学品等领域建成了5个国家科研平台、40个省级科研平台;由集团主导建设的国家级彬长矿区瓦斯零排放示范项目和“黄陇侏罗纪煤田煤油气共生矿井耦合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等科研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一年来共获各类省部级奖项24项,其中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新获权专利270件。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增强,目前共拥有驻站院士6人、入站博士3人、千人计划2人、长江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三秦学者岗位4个、省“三五人才”12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
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4年5月25日,集团所属的黄陵一号煤矿“较薄煤层(1.4~2.2米)国产综采装备无人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成果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在陕煤化集团的成功推广应用,不仅实现了矿区开采技术的升级换代,推动了行业核心技术的进步,也为整个陕西煤炭行业赢得了国内乃至世界同行的尊重。“智能化无人开采在黄陵一矿实现”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报评为2014煤炭行业十大新闻。
顶层布局转型发展
煤炭黄金十年,煤炭供不应求,煤炭企业挖多少卖多少、挖啥煤卖啥煤,甚至“萝卜快了不洗泥”。企业的工作重心是组织生产,在安全的前提下能产尽产,挖出来就是效益。然而,现在是煤炭供大于求,煤炭消费优质化、清洁化、个性化渐成主流。那种挖原煤卖原煤的单一产品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市场的变化,以煤炭为主业的陕煤化集团自然“春江水暖鸭先知”,前几年就开始大力建设洗煤厂,提高原煤入洗率;采取措施,提高产品中块煤比例;加强煤质管理,提高煤炭发热量;参股控股电厂,固化销售市场。2014年,集团公司进一步大力推进煤炭的洗选、掺配、型煤、粉煤等物理手段再加工,调整产品结构,丰富煤炭品种,把煤炭非标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和定制化生产。
2014年5月19日,集团公司组建成立陕西煤业化工新型能源有限公司,这是落实陕西省实施能源转型战略、对传统煤炭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新型能源公司以煤炭的洗选、煤粉加工和水煤浆调配等手段,降低煤炭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提升煤炭产品附加值,目前该公司正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开展城市及工业园区集中供热项目建设,为节能减排事业做出贡献。
而在民营清洁煤方面,陕煤化集团也频频发力,推出环保、清洁的民用能源。目前,我国神府煤田圈拥有储量巨大的半焦优质原料,且已形成了一定的半焦生产规模的情况,目前该地区块状半焦产能已经达到5000万吨。此外,粉煤热解技术也已临界突破,由于热解过程本身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一旦成功必将形成上亿吨的粉状半焦产能。
为此,陕煤化集团的技术研究院联合北京煤科院、中国石油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等科研院所对神木半焦进行了一系列检测与实验,认为其燃烧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烟尘等指标接近优质无烟煤,部分指标优于无烟煤,完全可作为更为环保洁净的民用散烧煤进行推广应用。
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集团公司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保持产销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15年全国煤炭交易会上,集团公司与多家用户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计签订煤炭供需意向近6000万吨,签订省内电煤购销合同1980万吨。
煤炭板块的转型发展只是陕煤化集团十个产业板块转型发展的一个例子。2014年,陕煤化集团按照“以煤炭开发为基础,以煤化工为主导,相关多元、互补发展”的战略思路,通过对各产业板块分门别类指导,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了发展质量。同时,集团各产业板块之间通过内部协作,有效发挥了“煤、化、电、路”联营优势,抱团取暖,握指成拳,大集团顶层布局下的产业结构优势逐步显现。
解出了难题才成就了蓝天
经过陕煤人艰苦卓越的努力和前瞻性的转型发展,2014年,集团公司完成煤炭产量1.27亿吨,化工产品1313万吨,钢铁产量790万吨,发电量319亿度。其中,煤炭和钢铁产量与上年持平,化工产量和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了17.9%和12.3%。实现销售收入1766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利润总额5.6亿元,在困境中,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基于我国资源禀赋及能源安全的考虑,煤炭仍将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是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助推剂。但传统采煤、用煤的方式也造成了较大的环境破坏。不管是继续采用传统方式用煤还是“去煤化”,对中国经济来说,都是一个天大的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是这个难题的唯一正解。
像陕煤化集团这样的煤炭航母,一方面通过技术的改进,让生产方式更加节能环保,保护了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推出更加环保、绿色的产品,将经济和生活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而作为陕西最大最重要的能源企业,陕煤化集团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开发除了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陕西的好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仅如此,陕煤化集团参与检测和实验的兰炭型煤,凭借与优质无烟煤媲美的优势,在北京市2014年9月举办的民用清洁燃料应用会大放异彩,将成为京津冀地区又一主要环保洁净燃料,为北京的蓝天贡献出一份力量。
2015年既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又是承上启下为“十三五”布局谋篇的关键之年,也是陕煤化集团深化企业改革、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陕煤化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继承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加快产业升级,力推企业转型,以改革促调整、以改革求突破、以改革谋发展,确保顺利完成“十二五”各项既定目标,为“十三五”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建设“三个陕西”再立新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绿色动力;不仅如此,陕煤化集团还将更加注重环保,为陕西人民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环境,让天空天天都是蓝色无疑已经成为全体陕煤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