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煤量占比仅5%的中国煤化工行业,经过从“十一五”到“十二五”10年的大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伴随着10年的大争论,质疑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资源转化效率低、水资源消耗高、投资规模及排放强度大,难以应对资源和环境约束挑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还是缺乏核心技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煤炭清洁化利用问题。这个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而且要从机制体制上寻求突破,驱动创新,使技术创新真正引起产业变革,让煤化工重获新生。
说到创新,人们总觉得是技术研究、是科研。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创新是颠覆、是革命。创新驱动是眼下叫得很响的热词,它是要依靠科技的创新来实现经济的增长,但创新驱动的前提是要驱动创新。只有驱动创新,创新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驱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事求是讲,目前煤化工领域还缺乏一个驱动创新的生态环境,缺乏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新机制体制。
2012年以来,我国每年科研投入超过1万亿元,科技论文数量及专利件数超过美国,但创造的核心技术仅占全球的2%。这应当引起我们反思。
美国能源部集中国家财力及有效资源,在企业参与支持下,围绕若干重大课题展开技术攻关。其中在伯明翰就大型煤气化技术搞了近20年研究,形成系列科研成果。美国休斯敦某民营科研机构拥有3200多位学科和专业相对齐全的科研人员,2013年签约技术合同500多项,都是由业主出资,科研机构配置专业技术资源共同开发的,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归业主所有。像这样的大型民营科研机构美国多达22个。
中国在这方面仅有过成功个例。譬如国内某大型企业集团科研人员可以在其旗下的多个科研团队之间自由流动,不受行政壁垒约束。当科研成果具备转化条件时,可以组建股份制实体推动产业化,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充分分享科研成果。
应该说研发投入与科研成果要挂钩,但国内鲜有科研单位将成果转变为科技人员的股权;应该说创新允许失败,科研成果是通过无数次的试验甚至失败教训换来的,但目前社会对科研失败几乎零容忍。一旦失败,研发人员要承担很大责任。
这些现象归根结底还是机制体制缺乏活力。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是全社会要努力打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新机制体制。二是需要国家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命名一些重大课题,通过财政支持、企业赞助,整合科技资源,包括资金、人力、设施等,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形成的知识产权归企业所有。否则一个个科研机构单打独斗,科技资源和能力毕竟有限,拿不出重要成果来。
煤化工目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未来的“十三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煤化工发展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技术创新,核心是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可以引进、消化,但必须再创新,或者说先拥有再所有。
在创新方面,延长石油集团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比如通过把石油化工领域的悬浮床、沸腾床、输运床、流化床等工程技术嫁接到煤化工领域,成功进行了煤油共炼工业示范,开发了日处理煤量5000吨的新型超大型流化床气化(KSY)技术、粉煤快速加压热解制油与焦末制合成气一体化(CCSI)技术,突破了粉煤热解大型化和焦粉气化一体化这一制约煤炭分质分级高效清洁利用的难题。这些技术今年下半年将进行工业化试验及工程技术的优化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开展工业化开发,建成投煤量100万吨/年的CCSI产业化示范装置。这条路径一旦走通,不仅可以先提油再发电,彻底解决燃煤电厂PM2.5、氮氧化物的污染问题,还可与IGCC循环联合发电技术集成,大幅提高能源转化效率,使煤化工跨行业耦合发展,真正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