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液氨产量比去年同期超出1.2万多吨,相当于多干半个多月的活。"
"今年上半年液氨产量比去年同期超出1.2万多吨,相当于多干半个多月的活。"合成氨厂厂长张红梅说起来之不易的成绩,难掩兴奋之情。1至6月份,该厂累计生产液氨149699吨,为年计划的55.1%,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目标。
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是合成氨厂一直修炼的两项基本功。年初以来,该厂从装置高负荷平稳运行入手,将产量消耗等各项任务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细化考核。通过轮班"一条龙"劳动竞赛,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认真排查整改隐患,调优系统经济运行方式,严格监控氧煤比、氢氮比等一些关键性指标,把生产波动影响因素降至最低,力求实现增产的同时,把消耗降下来。
工艺方面,该厂认真做好原料煤的分析和记录,发现煤质波动及时汇报并进行系统调优。各轮班严密监控棒磨机运行情况,确保煤浆浓度大于60%;严格控制气化炉温度等重要指标,及时掌握烧嘴雾化效果,加强烧嘴系统和水系统优化操作,使有效气含量大于79%,促进液氨产量不断创新高。2月份,液氨最高日产达955吨。针对气化炉激冷环堵塞、急冷水流量降低、工艺气管线堵渣结垢等"顽疾",该厂集思广益,通过小技改小技措,采取安全有效的工艺手段,逐一将问题化解,进一步提高了气化炉运行周期,连续运行时间达119天。为解决低温甲醇洗单元T0501塔制约高负荷生产的"瓶颈",该厂技术人员在维持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向外借鉴、自己摸索等方式,寻求最佳操作模式,找准操控平衡点,最大限度提高工艺气的处理能力。
设备管理方面,该厂严把现场施工检修质量关、验收关、结果考核关,减少重复检修次数,临时抢修不过夜。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对气化炉烧嘴头部进行抗热辐射改造,使烧嘴运行周期由过去40天提高到75天,减少了倒炉次数,节省了检修费用,同时创下国内同类型企业煤气化烧嘴运行纪录。对于换热器泄漏、煤气化装置中阀门内漏、Q6006在线分析仪表长时间不好用等问题,他们在安排专人负责落实的同时,加强现场各岗位操作人员对一般设备故障的检查、判断、维护,做好气化炉烧嘴、破渣机、E0701等关键设备的安全监控和运行分析记录,实现设备预知性维修,确保生产装置处于稳产高产运行态势。
对于下半年工作,厂长张红梅表示要继续加大技改力度,解决生产难题,减少设备故障,开足马力,优化运行,节能降耗,力争完成年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