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元塔器探伤班是个朝气蓬勃的集体,大家平均年龄30多岁,经常白班、夜班连轴转,却很少被关注,大家甚至还有点陌生。为什么呢?因为探伤工作始终是个“努力不见彩、费力不露脸”的工种,但是其从业人员需要注册无损检测专业资质后持证上岗;仪器设备数量与性能配置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作业程序接受全过程监管,不允许有丝毫偏差。探伤是技术含量高,作业时间长,安全防护要求又很高的工作。大家看不到,自然也无从关注。面对不断上升的生产任务、日益严苛的质量要求、丝毫不能懈怠的隔离防护,探伤班全体职工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顽强的意志,苦练内功、开拓创新,提高效率,促进生产。
路漫漫其修远,只有上下而求索。探伤新技术不断涌现,工作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大家只有努力做到“勤动脑、勤动眼、勤动手”三勤结合,遇事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不断总结经验,从而使探伤的综合检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近期,正元塔器承接了一台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制造任务。不锈钢筒体对接焊缝(编号:B14-B22、A14-A21)母材材质为S31603、厚度δ=12毫米,焊缝经过X射线探伤后,底片上发现多条断续条状阴影存在。
探伤人员看到此类影像也很困惑,初步判定此影像不是焊缝中确实存在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等危险性缺陷,还不能确定具体成因,但依据NB/T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规定此影像是不允许存在的,底片属于不合格底片。班长立刻把此问题上报给公司生产办。生产办召集工艺室、现场焊接人员共同商议对策。大家认真梳理焊接工序的每一个步骤,查看焊接工艺评定(JHP11534/JHP00171)具体内容,对比具体操作顺序,希望可以发现使射线底片产生条形影像的一丝诱因。经过激烈讨论,大家达成初步意见,焊接工艺没有问题,对出现条形影像的焊缝进行表面修磨后在再进行检测。生产办特意安排操作技能熟练的焊工进行施工。
随后,修磨消缺处理后的一条焊缝再次进行射线检测,X射线底片上条形影像依然存在。条状阴影的存在使探伤人员难以把握评判尺度,不能得到质量合格的射线底片,造成了检测质量和生产进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条状阴影问题困扰着所有人员。
在公司总工主持下,生产、工艺、探伤等专业技术人员召开了专题技术研讨会,大家查问题、找原因,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最终提出目标要求:首先,要证明条状阴影是不是真实缺陷显示;其次,查找出阴影出现的具体原因;还有就是采取具体措施消除阴影影响。有了明确的目标,大家就积极行动了起来。探伤人员深感任务重大,心想着生产停滞一天,工期减少一天,成本也就增加很多。人力空置、设备折旧、材料消耗时时刻刻都在吞噬着企业的利润空间。探伤人员迎难而上,找标准、查资料,多方面汲取养分,寻求专业知识支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有人指出公司的“TOFD成像检测仪”是否可以确认“条状阴影是不是真实缺陷显示”呢?说干就干,探伤人员出工艺、调试设备、现场检测一气呵成。
通过工艺对比和专业评判,探伤人员综合判断,检测结果受到不锈钢晶粒粗大影响,虽然TOFD影像有点模糊,但是可以确定焊缝中未见条状缺陷,也就是说底片上的条状阴影不是真实缺陷显示。至此,阶段性成果给予大家巨大鼓励。
紧接着,探伤人员经网络查询得知,奥氏体不锈钢板组装时,一侧用埋弧焊焊接后,在焊缝的另一侧进行碳弧气刨清根。若清根过程处理不当,经X射线检测后底片上容易出现断续状阴影条纹。结合现场生产情况,大家分析讨论后,终于找出问题原因。奥氏体不锈钢晶粒结构粗大,进行射线检测时,容易出现衍射斑纹,焊缝经过碳弧气刨清根后,在焊缝内表面留下0.1mm左右的渗碳层。由于渗碳层未能彻底清除,射线照射时会使衍射现象更加严重,从而在底片上出现条状阴影。
时间不等人,生产办马上安排消缺施工,检查员全过程监督,清根后坡口内侧用砂轮清渣打磨,保证磨削深度要超过0.1mm,使得渗碳层能够彻底清除。同时,探伤班及时调整工艺参数,提高射线能量,尽可能减小射线衍射斑纹对底片的影响。大家经过三昼夜的连续作战,处理后的焊缝再次经过射线检测得到了合格的底片。
变则通,通则久。正元塔器探伤班组人员始终坚持创新、服务生产,提高素质、迎接挑战,必将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再接再厉,再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