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史上,没有哪一个产业的发展比现代煤化工更曲折、更复杂,没有哪一个产业的示范过程比现代煤化工时间更长、过程更艰难,也没有哪一个产业的发展比现代煤化工争议更大、非议更多。虽然走过了10年的示范发展历程,但我国现代煤化工“十三五”规划的总基调仍确立为以示范为主。
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率先开展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领域示范的企业。近日,该公司董事长张明对中国化工报记者独家披露了大唐人在10年煤化工示范过程中的创新、经验及感悟。
示范最需要首创精神
记者:中国大唐是我国最早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的企业,一路走到今天,既有成功,也有坎坷。请问大唐在现代煤化工示范过程中,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张明:所谓示范,就是第一个吃螃蟹。我们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10年来,体会最深的就是两个字:创新。众所周知,10年前,中国大唐开始涉足现代煤化工领域时,我国现代煤化工几乎是一片空白,国内外鲜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如果没有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是不敢、也不可能涉足这一新兴产业的,如果没有创新,我们在现代煤化工领域可谓是寸步难行。
比如,在大唐开展煤制烯烃示范之前,烯烃只有石油路径“华山一条道”。10年前,我国石油资源十分珍贵,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烃类产品作为国民经济和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石化产品,我国供应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如何将甲醇转变为烯烃类产品,国内外尚无工业化先例,当时最接近工业化运用程度的德国鲁奇的MTP技术刚完成了中试。
在这种情况下,大唐人敢为天下先,第一个购买了MTP技术,并大胆运用于我国首个煤制聚丙烯项目,最终取得了成功。这件事情的成功,大大加快了国内同类技术MTO的工业化运用速度,对我国后续煤制烯烃产业的大规模发展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投产的煤/甲醇制烯烃有19家,合计年生产烯烃能力841万吨,实现了我国煤制烯烃的产业化。截至2016年1月,我国煤制烯烃在建企业有13家,合计烯烃生产能力为814万吨。
目前,我国烯烃类产品的市场价格与1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为下游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更便宜的烯烃原料,这其中除了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外,煤制烯烃产能的释放功不可没,大唐人的率先示范也功不可没,综合作用促进了我国烯烃下游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作为中央企业,我们抱着为国家示范、为行业开拓的想法,没有过多地去计较自身利益。
记者: 怎样理解大唐在煤化工示范过程中的首创精神?
张明:所谓首创精神,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创新自觉。比如,我们在搞煤制天然气示范的过程中,采用了业界公认技术较为成熟的碎煤加压气化炉。该气化炉作为一种成熟的炉型,一直被国内外广泛使用,但该炉最大气化压力为3兆帕,一般用于小型煤化工装置没有问题。但考虑到如果运用于煤制天然气这样的大型煤制气项目,气化压力过低将大大降低系统效率和产品收率,可不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把压力提高一些?
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我们认为将压力提高到4兆帕是可行的,并把想法付诸实践,取得成功。这一原创技术在克旗煤制气项目运用后,从气化反应机理上看,增加气化压力对提高气化炉中粗合成气中的甲烷含量作用明显。克旗煤制气运用这一创新技术后,粗合成气中甲烷含量由8%提高到13%左右,大大提高了产品收率,减少下游装置负荷。同时,压力提高还有利于工艺下游工艺处理更加顺畅,可减少后续装置规模,实现减少投资和节能降耗。目前,这一技术已在我国现代煤化工领域广泛运用,是大唐为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做出的一项革命性贡献。
除此之外,大唐在这方面的探索还有很多,许多技术经过大唐创新并在示范项目成功运用后,已在煤化工行业中广泛使用。
记者:大唐作为我国现代煤化工领域的先行者,处处需要创新,但创新也有风险,怎样控制创新风险?
张明:示范示范,说得通俗一点,其实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出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及时总结教训,遵循科学规律,果断开展技术攻关,错误是会被纠正的。
比如,大唐克旗煤制气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气化炉内夹套腐蚀变薄,如果不找出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后果不堪设想。我们通过“借外脑、用外力”的一贯做法,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国内行业专家,到现场诊断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同时,借鉴同行业同类问题解决的经验和做法,很快找出了问题根源,找到了解决办法。这一问题解决近两年来,克旗煤制气气化炉运行状态良好,腐蚀问题再未发生。这也为我国其他煤制气企业防止同类问题的发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记者:您刚才提到“借外脑、用外力”,请问到底是怎样一种做法?
张明:中国大唐作为我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搞现代煤化工属跨界发展,对现代煤化工的发展规律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我们深知在技术和人才方面有欠缺,为了弥补不足,确立了“借外脑、用外力”的技术攻关与创新发展理念。所谓“借外脑、用外力”,就是立足国内国外,依托行业专家,组建企业的专家库,利用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和人才。比如我们主动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石油、中石化、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各大科研及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工艺提供商、设备制造商及业内知名专家等加强协作与联系,每当遇到技术瓶颈,都是通过“借外脑、用外力”的办法,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为国示范推进行业发展
记者:您在前面讲到大唐搞现代煤化工是为国示范,该如何理解?
张明:大家知道,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开展包括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在内的现代煤化工示范,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无论作为技术储备,还是丰富能源市场,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中央企业,为国示范我们义不容辞,责无傍贷。
大唐在我国率先开辟了利用褐煤进行大规模工业化清洁利用的先河。我国已探明的褐煤总储量在6000亿吨以上,如果能够成功开发利用,将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宝库。业界都知,我国以往水煤浆成浆性低于55%时,工业化利用不被看好,而褐煤的成浆性一般只有48%左右。大唐呼伦贝尔化肥项目经过反复探索和不断创新,用48%左右的成浆性制成化肥,并使装置产能达到设计值,为国内首个褐煤水煤浆成功运用的范例。大唐开展煤化工示范,无论是煤制聚丙烯,还是煤制气,都是以褐煤为原料,并且都取得了成功。有人评价说,仅大唐用好褐煤这一点,就是对我国煤炭清洁利用和现代煤化工发展的一个大贡献,其意义在于,为我国6000亿吨褐煤找到了用武之地,为当代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科学利用褐煤找到了方向。
记者:大唐在煤化工领域的创新对推动行业发展有何意义?
张明:大唐开展煤化工示范的积极意义之一,就是为行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比如,作为煤制天然气的关键技术,甲烷化技术以往被国外垄断,国内并没有开发相关技术,大唐克旗煤制气作为我国首个煤制气示范项目,引进了英国戴维甲烷化技术。为打破垄断,大唐化工技术研究院主动承担了国家“863”成套甲烷化工艺包开发技术编制,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和充分实践的基础上,开发出我国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成套甲烷化工艺包,于2014年开展了工业侧线4000小时以上试验。经过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专家鉴定,该技术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863”计划已与科技部结题,这一技术的开发成功使我国在煤制气关键技术领域打破了国外垄断,不再受制于人,也为我国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选择。
再比如甲醇合成技术和规模,国内以前的规模较小,大唐首次将甲醇合成做到168万吨/年规模,开辟了我国大规模煤制甲醇的先河,走到了行业前例。壳牌气化炉此前运用的都是四烧嘴技术,单炉日处理煤能力最大为2000吨。大唐最先采用六烧嘴气化炉技术,日处理能力提高到近3000吨,使产能上了新台阶。
此外,大唐还直接参与国家对现代煤化工相关工艺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这些都是对行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记者:大唐如何围绕煤化工示范项目搞创新?
张明:围绕示范项目搞创新,这是我们创新的原动力,也是创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比如,我国煤制烯烃虽然实现了产业化,但过去MTP催化剂国内无法生产,只能通过国际采购,价格十分昂贵。国外MTP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0-13个周期,每个周期运行寿命为500-700小时,在运行中期,其运行寿命通常会下降,丙烯收率也会随之衰减。大唐依靠自己的化工研究院,结合项目需求,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成功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MTP催化剂,创新地采用了晶面导向合成技术、定向修饰及双功能分子筛技术,使催化剂在稳定性、强度、丙烯收率和吨丙烯单耗等方面均优于同期进口催化剂水平,丙烯收率可比进口催化剂提高5%左右。
经过大唐多伦煤制聚丙烯项目的工业运用,证明自主催化剂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并且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项目的经济性。以大唐多伦46万吨/年煤基烯烃项目为例,可使其综合效益每年至少提高1.1亿元。大唐化工研究院MTP催化剂实现国内首次工业化应用并大幅突破工业运行纪录,不仅能够有效抵抗低油价的冲击,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且也将为我国开发催化剂升级换代产品、继续保持MTP催化剂的优势与地位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大唐开发的甲烷化催化剂也取得了成功。
10年来,中国大唐在煤化工领域获得的专利达百项之多,取得大大小小的创新成果数以千计。
示范企业呼唤尊重扶持
记者:近年来,社会上对发展现代煤化工有些争议。大唐作为发电企业,为何要跨界发展现代煤化工?
张明:中国大唐涉足现代煤化工领域,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大家知道,10年前,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烯类产品需要大量进口,煤炭清洁利用呼声很高。国家从能源战略安全的全局计,针对中国的资源特点,从产业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发展现代煤化工。中国大唐作为一家大型能源中央企业,一直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我们本着兴业报国的责任担当,带头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目的是为我国现代煤化工的发展探索出一条路子来。
任何一项新生事物的发展,总要有人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大唐人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积极开拓创新,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社会的赞许。其实创新需要一种自我牺牲精神,既然是示范,既然是创新,一次成功或者不犯错误是很难实现的。大唐人在自身付出一定代价的同时,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了难得的财富,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理应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而不该是指责和非议。
记者:开展煤化工示范如何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
张明:大唐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在履行作为央企的一种社会责任。当然,我们履行社会责任还体现在环保方面。比如,大唐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是最早一家按照国家要求承诺并践行废水零排放的企业。换句话说,我国现代煤化工的零排放始于中国大唐。事实上,我们承诺了,也做到了。一方面,大唐围绕现代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我们承担的国家“863”废水零排放课题取得重要成果,并将这些成果运用于示范项目;另一方面,大唐最大的两个示范项目——多伦煤制聚丙烯项目和克旗煤制气项目,全部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我们的项目没有废水的外排口,大唐首次开展中水冷却大规模浊循环成功利用,为我国废水处理的回收循环利用,为实现现代煤化工零排放开创了成功的经验。
大唐在现代煤化工示范过程中,坚持尽可能使用国内设备,促进了我国煤化工装备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比如,大唐多伦煤化工使用的甲醇合成气冷反应器,就是立足国内采购,促成了国内化工装备企业开发成功并用于大唐多伦煤制聚丙烯项目;大唐煤化工示范项目除早期国内无法生产及少数关键技术以外,我们均优先采购国内企业生产的设备,大唐阜新煤制气项目95%以上设备均来自国内企业,从而促进了国内现代煤化工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升级和国产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记者:如何看待我国现代煤化工未来?
张明:从大唐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的实践来看,现代煤化工资金需求量大、工艺技术相对复杂、安全环保压力大,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尤其在当下国际原油价格断崖式下跌的情况下,现代煤化工的相对成本优势已经减弱。因此,在示范项目尚未完全取得成功的情况下,后续项目不宜过热发展,不要盲目发展。国家“十三五”已明确现代煤化工仍以示范为主,我们认为是十分正确的决策。
当然,开展煤炭的清洁利用,发展现代煤化工这一新兴产业,是我国一项长期的能源战略决策。随着包括中国大唐、中国神华等在内的一批示范先行者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现代煤化工的工艺技术将会日臻成熟,经验将会不断积累,对现代煤化工的规律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假以时日,我国现代煤化工将蒸蒸日上。
此外,对于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各级政府对一直给予积极的支持,这一点不可否认。我国政府对新兴产业一向是扶持的,比如对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都有较大的政策扶持力度。因此,我认为国家对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扶持的政策力度还应该更大一些,比如对示范企业技术创新给予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支持,对包括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等在内的清洁能源产品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对于示范企业在项目贷款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等。
总之,只要各级政府积极支持,示范企业积极探索,业界各方团结协作,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一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春天。(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