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指出,新能源是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势必将对我国能源战略产生重大影响。对此,中国能源报社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在6月6日联合举办第二届“能源微论坛”,与会的专家、代表们就新能源的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佟贺丰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们立足于“事实数据+工具方法+专家智慧”的研究方法,进行情报和科技政策研究。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细分领域,结合国内外的科技与产业政策,技术发展前沿,产业发展动态进行研究。在此次微论坛上,来自各个行业的专家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及时传递了业界的思想和声音。现将论坛中精彩观点整理摘编,以飨读者。
蔡跃洲:从经济增长潜力
角度看待新能源发展
从2005年左右开始,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迅猛增长,相关技术领域也取得重大突破。从技术角度来看,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的化石能源遵循着不同的技术路线,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属于典型的激进式创新。从经济长周期来看,如果以此次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膨胀和技术突破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标志性事件,那么,距离上一次技术革命出现的时间间隔也大致在50年左右。这意味着围绕可再生能源及其关联技术很可能孕育着新的技术革命,并成为新一轮经济长周期出现的内在驱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本质上是在补课,完成西方发达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早已完成的工业化过程。要提升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握好以可再生能源及其相关产业技术孕育的技术革命,以及可能启动的新一轮经济长周期。从这个角度讲,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不能因为眼前出现的各种困难而踌躇不前甚至彻底放弃。在发展方式上,要突出技术创新,强调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摈弃“高端产业、低端竞争”的模式。当然,这也将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的有效配合下,围绕可再生能源及其关联领域,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从而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陈建东:海洋新能源是
我国的重要战略之一
海洋能源中除了传统能源意义上的海底石油和海底天然气以外,海上风电、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是近年来尤为令人瞩目的海洋新能源,另外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诸如波浪能、潮汐能、潮流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等。据测算,海洋能的蕴藏总量高达4000TW,开发潜力巨大。
就拿海上风电来说,取得前期成功经验的最主要国家是德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我国则在近年来发展近海及沿海浅滩的海上风电方面积极出击。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实践表明,实现智能并网能很好地调控海上风电的有效利用。最后,还可以考虑分布式来解决海上风电的充分利用问题,例如项目主要建设在经济较为发达同时对能源需求又极为迫切的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等。
另外,应当引起特别注意的是,在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上,其中有一种重要的开发技术,就是利用CO2置换出天然气与水形成的水合物的技术。无疑,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CO2的深埋,对解决当前气候变暖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假如该种技术一旦有所突破和关键性进展,那么,商业化开采则必将为期不远。更为关键的是,诸如此类既能开拓了新能源,又能对人类社会生存环境大力改善产生正面作用,比起临时性高昂经济成本的所谓损失,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总之,发展海洋新能源,形势所逼,只要趋利避害,前景广阔。
陈柳钦:
分布式能源迎佳期
近年来,以分布式、间歇式能源利用为核心特征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新能源产业突破了传统大型火力发电机组与大范围电网系统所构架的集中式的能源供应模式,很可能成为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的“火种”。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分布安置在需求侧的能源梯级利用,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设施。 分布式能源是以资源、环境效益最大化确定方式和容量的系统,根据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最优化确定规模;分布式能源采用先进的能源转换技术,尽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分布式能源具有技术选择多样性的特点,对传统集中式供电产业形成替代或者补充;分布式能源产业可以创造多种商业模式,具有实现价值增值、创造多元利润、提升经济效率的巨大潜力;分布式能源将是未来智能电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国政府对分布式能源发展寄予厚望,发展分布式电源,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从国际上看,天然气价格相对走低降低了天然气分布式系统的燃料成本和市场风险。从国内来看,未来十年将是我国天然气生产规模大幅度扩张的时期,一方面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供应量稳步提高,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进展顺利;另一方面液化天然气进口和接收能力也大幅度上升,从而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这一切都预示着我国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潜力无限,即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陈颖健:大数据在新能源
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其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一般认为,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将被用于重塑能源领域,从控制能源消费,到降低能源损失,到增加新的清洁能源供应。与传统方法相比,大数据在处理数据理念上有3大转变:(1)不要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2)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3)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
大数据将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改变人们生产和消费能源的模式:
1、气象数据。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层面,随时了解气象数据的变化有助于建筑设施、业主和消费者优化他们的能源消费习惯,更加节能。
2、手机数据。用手机不停地向云端发送数据串流。
3、清洁能源数据。在本质上,智能电网是大数据在电力上的应用。同样,智慧城市的互联设备,也会依靠大数据来确保其工作的有效性。
4、电动汽车数据。电动汽车天生就容易联网,可以用信息技术来管理汽车的充电和位置信息。
5、输电线传感器。传感器可以帮助电厂更容易发现停电故障点,并监控整个电网的过载情况。
6、建筑数据。利用大数据可极为精确地评估建筑能耗并找出节能方法,分析的数据包括建筑周围的气象数据、建筑内人群分布、以及建筑的历史能耗数据等来做出准确预测。
7、动态定价。如果有一天全球的电力价格可以与供需关系动态关联,那么就意味着背后需要庞大的数据库支持。
段海峰:
分布式能源规划师助力新能源发展
所谓分布式能源,就是即发即用,不需要远距离输送的能源。大多数开发分布式能源的企业,都专注于某一个行业,比如燃气,或者太阳能光伏,因此在对目标客户进行分布式能源设计的时候,往往只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给出单一的,专业化的方案,而无法因地制宜,综合各种因素,拿出最科学的综合解决方案。
分布式能源规划师,在了解国家、省市的能源产业政策的前提下,综合燃气、光伏、地热、风电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将多种分布式能源主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出可以产业化的综合方案。
目前,分布式能源的推广遇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太阳能,能量密度低,间歇性,受气候影响,发电成本高;燃气,燃气轮机主要靠进口,维护费用高,燃气的供给也是问题;风能的分布式使用,受环境限制;氢燃料电池发电成本高;地热能受环境限制,初始投资较高;空气热能受环境限制;生物质能原料成本因素不可控,存在PM2.5污染问题,生物乙醇等成本较高。
很多时候,任何一个单独的项目,都不具备经济上的合理性,严重依赖补贴。
如果能够组合多种分布式能源主体,因地制宜,设计出一个综合方案,力求其经济上的合理性,必将大大推进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分布式能源规划师,因其具备综合掌握各种能源主体的基本知识,具有综合使用各种分布式能源的能力,在分布式能源利用方面,必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红炜:分布式光伏发电
是社会的进步
分布式能源强调的是能源的输送方式,而不是能源的性质。“分布式电源”或“分布式发电”对此的表述应该是比较准确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所提到的“分布式智能电网”,是分布式发电具体的应用。
《国家电网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中的“分布式电源”,是指位于用户附近,所发电能就地利用,以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发电项目。这不仅对性质,同时对标准进行了比较准确的界定。由此可见,光伏天然适合分布式发电。
分布式能源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它既是技术的进步更是社会的进步。技术进步体现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智能电网使得分布式成为可能,特别是在储能技术不支持的前提下。社会进步体现在:适合分布式发电的能源更符合人类的环保需求;分布式发电更能满足人类更加追求多元化、民主化的需求。
因为受建筑形式、法律、产业环境(融资、补贴、标准)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国分布式发电短期市场还不会出现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系统方案解决商的出现,把包括工程设计、项目申报、融资解决、专业施工、后期管理等等一系列的环节整合起来使其产业化发展。
国内企业对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未来前景看好,但市场需要培育和完善。一个不完善的市场,短期内难有德国80%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的盛况。
姜鑫民:新能源产业
发展前景广阔
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具有更加清洁、高效、可持续性强等特点,代表未来能源发展方向。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为实现我国新能源快速健康发展,需要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出台相应鼓励扶持政策。通过财政补贴,扶持其发展。完善健全新能源发电定价机制和投融资体制,促进其发展。二是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培养和储备新能源人才。三是建立健全有活力的新能源市场,吸引更多商业资本进入新能源开发领域。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与新能源相适应的电网体系,与传统能源融合衔接。五是全面发展新能源产业链,形成“研发-制造-传输-销售”四位一体的产业模式。
刘峰:
我国分布式能源产业需突破三大瓶颈
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灵活的变负荷、较低的初期投资、供电的可靠性等特点,在世界能源领域越来越被重视。我国的分布式能源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以太阳能和天然气等清洁燃料为主导。目前,我国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和成本瓶颈。分布式能源系统在电网连接、电网安全、供电质量、能量储备、燃料供应等方面确实存在不少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我国还不掌握大型燃气轮机发电的核心技术,主要装备还靠进口,核心部件的保养和维护也依赖国外公司,这进一步拉高了我国发展以天然气为主的分布式能源产业的成本。同时,由于我国分布式能源系统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规模经济,电网企业还要新增线路改造投资,产业运营的总体成本偏高。
其次是基础设施的瓶颈。目前大多地区电网不能适应分布式能源发展需要,导致分布式系统上网和并网困难。我国需要大力投资构建具备智能判断与自适应调节能力的分布式管理的智能化电网系统,并与高效的储能技术相配合,从而为各种分布式能源提供自由接入的动态平台、为节能和需求侧管理提供智能化控制管理平台。
第三是政策瓶颈。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原则性鼓励规定多散布于《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等法规的相关章节内,不系统且缺乏具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技术标准和管理流程。政策法规的滞后大大阻碍了分布式能源系统快速发展。
刘显明:天然气分布式
能源具大规模发展条件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能源具有清洁、高效和经济的特点,随着支持政策的陆续颁布,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正在成为我国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方式。来自于政府的支持政策与市场自发的探索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商业模式逐步成熟,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我国已具备大规模发展的条件。
分布式能源不是今天的发明创造,而是发电技术螺旋式发展的一个过程,人类最早的发电系统,都是分布式能源,今天的分布式能源注入了全新的理念,装备了最先进的技术,能效和效能代表当今供能技术最高水平。
分布式能源与电网是辩证统一关系:强大的电网是分布式能源的基础,分布式能源促使电网更安全,并具有了智慧;只要他们愿意,他们的能力就可以吸纳4亿千瓦的各类分布式能源的电量。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可以优化天然气利用,并能发挥对电网和天然气管网的双重削峰填谷作用,增加能源供应安全性。目前,我国天然气供应日趋增加,智能电网建设步伐加快,专业化服务公司方兴未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我国已具备大规模发展的条件。
肖明松 :我国生物质
能源发展地位探讨
2010 年我国户用沼气达到4000万户,沼气发电容量约为80万千瓦,农村沼气年产量130多亿立方米,尚未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燃料乙醇起步较早,但发展步伐有待加快。2010年,我国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产量20万吨,未能实现国家规划目标。
生物质能属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具有资源丰富、含碳量低的特点,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全世界约有25亿人的生活能源依靠生物质能,生物质能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第四位。无论出于经济因素,还是从能源安全、摆脱石油依赖、寻求石油替代品等角度来讲,发展生物质能已经成为中国不可避免的选择。
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资源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对中国农村的发展更具特殊意义。中国农村存在能源贫困问题,农村有7亿多人的做饭、取暖依靠传统生物质能,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传统生物质能人口最多、数量最大的国家,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应当为解决农村的能源贫困服务。
张成岗:理性看待新能源
减少碳排放,寻找替代能源,开发新能源无疑是人类在应对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方面做出的重要的、正确的努力和尝试。但是,中国企业在走发展新能源之路时,应当秉持一种理性的态度,避免“一哄而上”和“盲目跟风”,要全面考量“新能源”影响的各个方面,识别话语中的意识形态考量,警惕新能源中的陷阱,避免误导公众和欺骗国民。
几乎所有新能源领域,不论是风能还是氢能等,在国外都有不同的声音,而且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策。
全球风能若全部利用每年可发电53万亿度,是目前全球电力需求量15万亿度的3.5倍。虽然风能是清洁能源,但全世界可以利用的风能不能超过5%,而风能的过度利用效果就相当于砍伐森林。风机噪音、野生动物安全也是利用风能时必须考虑的问题,风电入网同样是电力行业面临的难题,其高额的花费让不少电力行业望而却步。
对于氢能的利用,迈克尔.比哈尔(Michael Behar)曾经发文警告,相比于氢能经济解决的问题而言,氢能经济可能带给人类更大的灾难。比如,大量氢的储藏地并不在地球上,提取困难;氢能是清洁的,但是产生的过程会造成全球变暖;人类试图利用可再生能源制造氢,但可再生能源只是能源中的一小部分,不能满足成熟氢能经济的需要等等。
总之,新能源与绿色之间并不能划等号,在发展新能源时,需要全面论证、仔细考量,中国在走自己道路的时候,要避免被隐性的西方话语绑架的危险,要防止集体无意识的沉默,发展新能源亟待一个更加理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