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国曾对世界庄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转眼间近4年时间过去了,二氧化碳减排进展有喜也有忧。喜的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碳回收行业空前壮大,相关装置年总产能已接近1000万吨,并实现发酵、合成氨等排放尾气回收达80%以上;忧的是因下游行业开发使用严重不足,传统用途与新需求有限,导致二氧化碳回收行业出现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不到一半。
须知,石化行业具有二氧化碳高排放的特性,但同时二氧化碳又可作为本行业的重要原料,这就为捕集和最终使用提供了现实的和潜在的机会。目前二氧化碳的棘手之处在于:不捕集不行,环保的压力太大;捕集多了也不行,储存需投入高额资金和大量场地。
因此,笔者以为,当前扩展二氧化碳的应用领域,并加大其使用量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上,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借助国家之力才能为之。这就像一列动力不足的列车,与其让其慢腾腾地晃悠着蜗行,不如给它施加一把外力。也许就是这股及时的力量,就可使它快速驶向目的地。如果政府能够加大对二氧化碳回收行业的扶持,包括政策鼓励、资金支持、税收扶持等,甚至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推进,该行业或将大有改观。
一方面,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需要政府强力推行。实际上,国内并不乏碳捕集和使用方法。比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南化公司研究院气体净化研究所就研发出碳捕集工艺及其回收溶剂,包括低分压二氧化碳回收、NHD脱碳、HS脱碳、多胺法脱碳、催化热钾碱脱碳,以及空间位阻胺脱碳等一批实用技术,先后运用在数十套合成氨、醋酸、甲醇等装置上,均取得较为显著的碳捕集效果。
然而,由于各地企业面临的环境约束状况不同,企业的认知水平有高低,又缺乏国家层面的推广与鼓励,至今许多好的技术不能普遍开花。由此可见,针对千千万万个尚未开展二氧化碳捕集治理的相关装置,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强势介入,仅凭企业的觉悟复苏,恐怕会耽误大事。
另一方面,应用新课题研发需借助国家力量加快产业化。碳捕集是手段,利用才是最终目的。日前,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称,该所课题组已开发出温和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乙二醇的新路线。业内专家认为这是二氧化碳化学利用研究的重大进展,前景非常看好。但是,实验室成果与工业化大生产毕竟有着较大距离。而一家研究机构在技术人才、试验设备,以及资金保障方面都极其有限。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将其上升为国家级别的重点研发课题,无疑就会加快其研发进程,也就可能尽早实现工业化。
再比如,当前二氧化碳驱油运用已取得突破,这项技术的特点是将其一半用于油田驱油,另一半实现地下永久封存,可谓是一箭双雕。显然,此项技术如果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就可能会被扩大运用到所有国内油田。此外,在利用二氧化碳生产尿素、醋酸、食品保鲜剂、天然制冷剂等市场需求较大的产品方面,也亟须国家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