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受行业利润大幅下降影响,前6个月协会统计直报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的65%左右)中24家亏损,江西省煤炭企业新加入亏损大军,使得煤炭全行业亏损的省份增至7个。
中煤协预测,三季度及下半年煤炭需求将保持小幅增长,产能继续释放,进口增加,全社会库存维持高位,煤炭价格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企业经营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很多煤企提出,现在煤价低于成本,应该出台最低限价。”中煤协副秘书长张宏称,“秦皇岛煤价已经跌破测算中的全行业盈亏点。”
中煤协经济运行部主任王战军向记者表示,在目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有必要对煤炭进口进行适当调控,规范进口煤,进口优质煤,恢复褐煤的进口关税。
产销同比继续下降
据快报,前7个月全国煤炭产量21.3亿吨,同比减少7800万吨,下降3.5%。全国煤炭销量20.7亿吨,同比减少8400万吨,下降3.9%。
前7个月,全国铁路发送煤炭13.22亿吨,同比减少1629万吨、下降1.2%。北方主要港口发运煤炭3.7亿吨,同比增长3%。
7月末,煤炭企业库存9020万吨,同比增长2.7%;重点发电企业存煤6863万吨,同比下降19.9%,存煤可用17天;主要港口煤炭库存5297万吨,同比增长13%。
煤炭价格继续下滑。动力煤方面,7月末5500大卡/千克动力煤,主产地大同地区“上站”价425-440元/吨,同比下降85元/吨;主要中转港秦皇岛港平仓价565-575元/吨,同比下降55元/吨;主要消费地广州港提货价655-670元/吨,同比下降35元/吨。
炼焦煤方面,价格在4到6月份出现连续下调后,7月份以来基本保持平稳,同比下降350-400元/吨。
行业利润骤降4成
中煤协称,目前煤企经营困难加大,主营业务收入持平,货款回收更加困难。
前6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11%,其中大型煤炭企业收入同比增长10.05%。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应收账款3308亿元,同比增长18.88%;统计直报的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2593亿元,同比增长31.3%。多数企业承兑汇票比例达到70%以上,有的甚至在85%以上。
除此之外,企业成本持续增加,行业利润继续大幅下降,资产负债率上升。前6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6.6%,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7.5%。
截至6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3.3%;大型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0.8%,其中24家企业亏损,亏损面26.7%,比去年增加了15.6%,黑龙江、吉林、重庆、四川、云南、安徽、江西等7个省份出现煤炭全行业亏损。
6月末,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62.44%,同比上升2.52%,大型企业资产负债率65.83%,同比上升2.5%,有的企业超过75%。
恳请内外政策支持
中煤协表示,从实际情况看,当前煤炭生产成本出现了下降,但经营成本和政策性成本总体在上升。不仅如此,在国内煤炭供大于求的格局下,煤炭进口继续保持增长。煤炭企业恳请更多政策支持,走出困境。
张宏指出,煤炭企业的成本一般由生产成本、经营成本和政策性成本三部分构成。“根据调研,2012年以来,煤炭企业都在努力降低成本增收节支,全国多数煤炭企业生产成本也都在下降,但下降空间已不大。”
张宏认为,要真正实现煤炭成本大幅下降,一是从经营成本入手,加强企业管理,同时减少、取消或暂停一些行政性收费。“比如取消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等,会对降低企业成本起到很好的作用。”
对于山西、河南等地近期出台的煤电互保等“救市”政策,张宏向记者表示,大部分是积极的,也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如前些年,政府出台煤炭最高限价,当时是从经济调节的角度来考虑的,煤价2008年以前出现过每吨上千块钱,供不应求,出现了一些极端的事例,我们认为这种经济调节都是必要的。”
张宏表示,调研时很多煤企提出,以前政府出台最高限价,现在煤价低于成本,应该出台最低限价。
除此之外,中煤协还就规范煤炭进口提出将褐煤列入进口商品法检目录等五项政策建议。王战军向记者表示,在我国对煤炭需求量较大时,将进口褐煤的关税取消了,导致褐煤大量进口,现在应恢复进口关税。
据悉,《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意见稿)》出台已经搁浅,而煤炭进口在经历5月、6月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之后,7月份出现反弹,当月进口2865万吨,同比增长18.3%。前7个月,全国累计进口煤炭1.87亿吨,同比增长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