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不仅仅是能源,更是工业的“血液”,没有石油就没有现代工业,其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保障能源安全,是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实现国家整体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大因素影响我国能源安全。
一是原油对外依存度过高。2011年,我国原油消费4.5亿吨,仅次于美国,其中进口2.54亿吨,国内生产是2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6.5%,超过了美国的53%。在我国进口的石油中,58.8%来自西亚和北非地区,这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很不安全。而美国石油(原油+油品)进口的首要来源是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加拿大是美国后院油库。2010年,美国从加拿大、墨西哥进口石油占全部进口量的32.38%,来自中南美洲的占20.48%,来自非洲的占19.01%,来自欧洲的占6.41%。仅大西洋供销区就占到美国石油进口的78.28%。大西洋供销区是美国成本最低供销区,便捷安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美国的石油进口并不依赖中东。
二是石油战略储备远未达到“及格线”。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消费国和生产国,但在生产方面不是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在消费方面不是国际能源署(IEA)成员。
目前美、日、德、法等发达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天数都已达标。早在2009年,美国石油战略储备就超过7亿桶,现在更多。假如石油供应中断,美国可以坚持420日,欧盟可以坚持238天~250日,日本也可以坚持200日以上。
与西方相比,我国石油战略储备起步较晚。2010年1月,我国完成石油战略储备一期工程,首批4个储油基地,储备总量1400万吨。第二期项目正在建设。目前我国原油储备能力是30日的进口量。预计到2020年,我国有可能建成5亿桶石油储备,到那时就能达到90日的“及格线”。
三是石油运输过于依赖海运,非常不安全。首先看海运情况。东亚各国从中东进口石油都是通过油轮运输的,我国的石油进口80%以上依靠海运,主要航线也与中东有关,即从海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大陆。如果航路发生问题,会直接影响我国的石油供应安全。然后看陆路运输情况。中哈原油管道、中缅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即便完全建成并满负荷运行,满打满算,每年也只能为我国输送4700万吨原油,这是上限。我国石油进口主要依赖中东,且主要依赖海运,这种状况很难扭转。另外,由于运力不足,目前国内油轮承担的运输量不足1/5,其余依靠外轮。这种情况需尽快改变。
四是页岩气商业开发难度大。我国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广泛,既有海相页岩,又有陆相页岩。目前,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初步进展,但也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资源情况尚不清楚,关键技术有待突破,环境隐患多,投入成本高,商业开发难度大,缺乏鼓励政策等。
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具体建议:一是增加石油战略储备。在这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欠缺,需加大投资力度。二是努力推动石油进口多元化。三是维护石油运输安全。四是加强对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比如页岩气、煤层气、油砂等。五是大力开展能源外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与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能源外交应成为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