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一的资源型工业经济到两大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崛起,从传统产业长期亏损到十大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进入本世纪以来,青海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量”和“质”都发生了根本转变。伴随着加快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步伐,青海以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和完善产业链为核心的工业经济发展路径日益清晰,但受既有产业基础的制约和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结构性矛盾等深层次问题仍然需要破解。
——资源价值转换战略为新型工业发展“打基础”
据了解,自2000年举办第一届“青洽会”到2013年,通过“青洽会”这一招商引资平台,青海已累计引进落地投资1799亿元。而在本届青洽会上,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签约金额预计超过2000亿元。这组数据充分说明青海这个西部资源大省承接产业转移和吸引投资的能力不断增强。
青海是一个资源大省,据地勘部门统计,青海境内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资源达到107种,其中11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首位。但受经济发展长期滞后、投资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2000年之前,该省规模以上工业连续8年都处于亏损状态。2000年,青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只有63.5亿元。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发平认为,青海近年来借助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实施资源转换战略,依托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资源优势,迅速搭建起了资源型特色工业体系,为青海新型工业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2000年以来,青海省先后对400多家国有企业进行了整合重组,同时,以“青洽会”招商引资平台为依托,青海工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向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天然气化工和水电资源开发等特色优势产业引导和倾斜。随后,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盐湖100万吨钾肥项目、黄河上游一批大中型水电站和庆华集团100万吨煤化工、西宁特钢100万吨炼铁等164项重点工业项目先后开工建设并于“十五”期间相继建成投产。
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5年青海省累计引进工业投资到位资金318亿元,通过优化工业布局建成4个工业园区并引进工业企业95户。至此,青海初步形成了以盐湖化工、水电、冶金、石油天然气、生物制药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各具特色的工业体系。
到2005年,青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经上升到了18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了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摆脱连续亏损的局面,实现利润70亿元。
——循环经济激活后发优势
“从最初的商品贸易展会,发展成为以绿色发展、投资合作为主导的经济合作交流平台。青海借助'青洽会’让沉寂千百年的富集资源转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朱建平说,青海引进的不仅仅是投资,更是发展理念的更新。
以2005年10月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被列入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和2008年1月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入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为契机,青海踏上了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之路。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长、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主任诺卫星介绍,根据已经编制完成的《试验区循环经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试验区绿色产业园建设规划》和《试验区水资源综合规划》等一系列规划,通过积极构建多产业纵向延伸、横向融合的循环产业体系,柴达木盆地已经初步形成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冶金、特色生物、新材料和新能源7大特色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围绕重点技术、节电技术和控制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推动综合开发利用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副产品、废弃物,柴达木盆地的特色优势产业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循环经济中硫的平衡为核心,通过加快氟化产业园的建设,正在形成氯碱、有色金属冶炼、甲醇与氟化工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以铬盐清洁生产技术突破为切入点,加快铬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初步形成铬铁合金、铬盐系列产品、铬系不锈钢和新型建材为一体的副产品闭路循环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同时,基于丰富的盐湖锂资源而发展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高导热块状石墨、人造金刚石等拥有高级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逐步形成一条完整的碳产业链。
此外,基于400万吨产能的电解铝产能,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开展上下游产业融合,依托优势资源和原材料产业基础,用循环经济拉长产业链提高电解铝就地精深加工能力和规模。
2013年底出台的《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提出,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在工业领域,通过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建设,到2015年,青海循环经济工业增加值将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同时通过优势资源综合利用,青海将建成全国最大的盐湖化工循环产业基地。目前,青海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中符合青海确立的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方向的占78%,产业补链项目占74%。
——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仍需破解约束“瓶颈”
据了解,青海工业结构是依托资源而形成,规模越大,相应的转方式、调结构的压力也就会越大,因此,对青海工业而言,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是今后一段时间永恒的主题。
首先,受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影响,当前青海省工业发展依然主要靠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的资源性产业和高载能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导致青海产业结构仍然偏重,而且随着可供吸引投资的资源日益减少,资源保障不足的问题已经凸显。
其次,工业循环经济体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产业链条短、产业和企业的互补和融合度仍然不足等问题,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的状况仍然存在。
另外,由于能源消耗过多地集中于基础加工业,从而导致节能降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青海工业经济发展的环境约束性条件也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受宏观环境、资源配置、产业政策和企业投资主体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的投资信心已显不足。
针对这些客观问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青海循环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提质增效”仍需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创新,从政策上给予保障。
在资源配置上,一方面,借助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按照市场化配置资源、保障要素的原则,根据市场变化和宏观环境,适当取消或者下放项目核准权限,以保障两大循环经济试验区补链环节的要求。另一方面,宜调整重点产业项目的资源配置方式,将资源下游产业项目进行捆绑配置、捆绑招商,进而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向链条化、精细化、终端化方向发展。
在财税金融政策上,基于现有的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相关优惠政策,应进一步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直接融资奖补等多元化手段,加大财税、金融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
此外,围绕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政府层面应该设立重点产业科技攻关扶持和奖励机制,提高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能力。同时,宜探索建立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加快解决专业人才短缺问题。
除此之外,在借助像“青洽会”这样的平台招商引资过程中,宜制定更加严格的准入条件,防止产能过剩产业和高耗能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