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市场自6月中旬因伊拉克局势恶化的推动而出现快速反弹以来,虽然已经连续两周维持在高位震荡,但自本周开始,由于预期伊拉克局势继续恶化的可能性不大,油价遂出现快速回落,两地原油价格自最高点均有3%左右的跌幅。展望三季度,笔者认为,地缘政治溢价的消退将短时对油价形成压力,但供需的好转会重新推升油价。
政治溢价逐步淡出
6月9日~11日,ISIL(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自叙伊边境一路向东南地区的大规模进攻,引发了市场对伊拉克局势将持续恶化并影响原油供应,甚至引发中东整体陷入乱局的担忧,但实际上经过了近两周的拉锯战之后,ISIL进攻步伐显著放缓,与伊拉克政府军之间形成僵局。笔者认为,伊拉克局势难以继续转差,7~8月随着伊联合政府组建,其政治分歧将有所缓和,对抗ISIL进攻将更为一致,同时美国援助增加,将逐步使其占据优势,10~11月有望将ISIL重新压缩回伊西部安巴尔省与东北部叙伊边界附近一线。
石油供应方面,目前ISIL战线过长,已难对南部主要油田和港口形成影响,北部城市除炼油城市Baiji外,亦难对其它主要石油城市产生影响,因而从总体上判断伊拉克原油供需将逐步趋于稳定。本周三,伊拉克石油部长Luaibi称该国原油产量和出口下月起将“显著加速”。此话显然非常值得质疑,因为就在年初和去年,其还声称伊拉克产量将快速升至400万~450万桶/天。虽然伊拉克原油产出不会受到ISIL的明显影响,但并不代表其有快速提升的能力,即便是北部库区不顾中央的警告加快出口——这显然并不包含在Luaibi所说的出口中,实际总的产量提升也难以超过20万桶/天。笔者预计伊拉克局势将会逐步好转,伊局势的变化对油市的影响将趋于削减,原油价格在未来的2个月内将会受到供需好转的更直接支持。
整体供需好转
上半年,原油消费持续好转,各区域的消费基本都有增长。就后期来看,美国需求整体仍偏强,虽然6月份未见明显季节性回升,但预期7~8月份将有较明显增长,而中国的需求也将略强于上半年;欧洲市场增长缓慢复苏,预期下半年仍将延续,2014年有望出现8年来的首次增长;非洲、拉美和中东整体持平,中东的增长将抵消拉美的下滑,俄罗斯和独联体则略有回升。
本周三,美国商务部就先锋资源关于出口天然气副产品凝析油的申请批复,称“经近期确认,基于Eagle Ford页岩凝析油在生产中的稳定化,符合一般原油生产加工的特征,因此此产品满足成品油定义并不受出口许可的限制。”此举被广泛视作美国将会放开原油出口的信号,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恐慌心态,不过笔者认为这影响实际有限。
一方面,凝析油在美国液态初级产品中占比并不算高,仅约120万桶/天,占比约10%,且商务部此次专门提出页岩凝析油,因而实际可能出口的量并不大;另一方面,页岩凝析油产区主要集中于得州西南部Permian和Eagle Ford页岩区域,其中后者占比接近于75%,但此区域同样难以运往主要销区和港口的美湾地区,在过去1年时间内,WTI Cushing价格已与美湾LLS价差收敛至不足5美元,但同时WTI Midlan与后者价差仍维持于12~15美元一线,因而即便允许出口,实际可出口量亦不会太多。目前市场主流预期将在年末增至30万桶/天,远期可能增至75万桶/天。笔者预计年末实际的可出口量将在20万桶/天,这对整体美国和国际市场的影响,更多地为象征大于实际意义。
不过,从商务部的此番解释来说,仍看不出美国放松原油出口禁令的迹象,允许凝析油出口也主要因其稳化过程可以被视作馏分,故而将其认定为成品油出口,这本身也说明原油出口禁令很难撼动。且参与页岩气开发的企业中鲜有主流综合石油公司,因此就未来看,即便是象征意义,同样也不大。
综合来看,原油价格目前略有回落,但这更多地是短期地缘政治炒作退潮后的正常回归,在季节性消费回升仍有望显现下,笔者对油市后期仍持乐观态度。美国预期整体供需仍将强于欧洲和亚太,且凝析油出口放松的预期将对市场产生一些支撑,预期两地价差后期将持续收敛。我们仍维持对两地油价7~8月上探115和118美元的预期初值。(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