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亚评论《如何看待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如何看待拐点”》中,我们分析了中国天然气市场从“消费受供应和基础设施限制”转入“阶段性、局部性、季节性供应过剩”的原因和影响。考虑到中国天然气消费32%来自进口,要更好地展望未来供给与价格,不得不放眼国际市场。
2014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共计3.38万亿立方米,其中大约70%在产气国当地消费,20%以管道气的形式通过跨国管道交易(虽然跨境,但除了拟建的俄罗斯西线即阿尔泰线,都在同一大洲),剩下的大约10%以LNG的形式跨国、跨大洲交易。在这3300多亿立方米(或2.4亿吨)全球LNG贸易总量里,69%是以5年以上长协的形式实现,4%是以2-5年中协形式实现,27%(或6500万吨)是以现货和两年内短协的形式实现。
目前国际LNG现货市场低迷,与大量新增产能——绝大多数来自澳大利亚——的陆续上线不无关系。仅仅今年下半年,就有三个项目共计1015万吨/年产能涌入市场。
而在后面的一年里,预计又将有8个百万吨级的LNG液化项目、共计3590万吨/年产能投放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新上线产能中,不限定目的地(flexible destination)的合同量过半,即买家可以自由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再销售。这些再销售量无疑会对现货和短协市场形成巨大冲击,进一步压低现货价格。
国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有两个问题是不得不思考的。一是如何将便宜的现货买进来,让中国终端消费者从此轮过剩中获得切实利益。二是三大油到底如何处置“塞不下”的照付不议量——是在国际市场上转卖,国内打折促销,还是与上游重议合同条款?这两个问题,我们将在未来几月的思亚评论文章中着重回答。
今天着重推介的是思亚国际天然气顾问Nikos Tsafos先生最近撰写的文章。作为全球LNG行业的前沿洞察者,Nikos曾为近百家油气公司、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涉及全球30多个国家的天然气战略、项目咨询。他创建的独立咨询公司enalytica也是思亚的战略伙伴。在这篇文章中,Nikos分享了他对新一轮LNG供给过剩的看法——它会持续多久,现货会如何影响长协,基本面是否存在变数,企业应做好何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