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由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与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九届石油市场研究成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认为,尽管目前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增长大幅放缓,但“十三五”期间,在发电领域和分散用煤领域,天然气代替煤炭是大势所趋,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气代煤的需求量将达到1126亿立方米,2020~2025年替代潜力将接近1600亿立方米,替代方式以热电联产为主,燃气锅炉、窑炉为辅。
据介绍,近两年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遇到瓶颈,在传统的用气领域需求增长乏力,交通领域市场潜力不足。2014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率下降至8.6%,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增速仅为2.5%,预计2015年天然气消费量约为1920亿立方米,资源过剩量超过100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天然气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王海博表示:“尽管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速在放缓,但作为一种新兴的化石能源品种,天然气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2014年我国天然气人均消费量为135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6%,而全球平均水平为467立方米/人和23.7%。未来我国天然气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将是发电和分散用煤领域,2014年我国燃气发电量仅占全国发电总量的2.1%,远低世界20%的平均水平。在发电领域实现气代煤优势突出,不仅能提高能源转换效率,而且环保优势突出、调峰能力强。以气代煤是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向低碳、清洁、高效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的大气污染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为气代煤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燃煤发电机、燃煤锅炉和窑炉等进行煤改气的改造,为天然气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但天然气发电经济性差、燃机装备成本高、发电能力过剩等因素对气代煤形成了一定制约。对此,王海博认为,进一步完善天然气价格机制、加快电力市场改革,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并执行到位,以及加快燃气轮机技术研发降低设备购置和养护成本,是保障煤改气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
来自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的山下由佳莉也表示,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CO2和温室气体排放,2040年前,全球天然气作为替代能源将会大幅增长,煤炭增幅将呈明显下降趋势。她预测到204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比例将超过煤炭成为第二大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