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低温脱硝催化剂,近日在河北中煤旭阳焦化有限公司进行了7000Nm3/h的工业侧线试验,在入口氮氧化物浓度1100-1200mg/Nm3 的情况下,烟气出口的氮氧化物浓度大幅降至30mg/Nm3以下,且稳定运行时间超一个月。” 7月22日,兰州化物所研究员唐志诚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
据唐志诚介绍,不同于燃煤电厂中排放的烟气,焦炉烟气具有排烟温度低(200℃-300℃)、水气含量高(15%-25%)、氮氧化物浓度波动大(600-1800mg/Nm3)、二氧化硫浓度高(200-800mg/Nm3)、烟尘颗粒小且具有黏性等特点,焦炉烟气脱硝催化剂技术难度非常大,是影响焦化企业实施脱硫脱硝工程的关键。反应温度在300℃以上的脱硝催化剂从原材料到成型工艺基本上都已实现国产化,而低温脱硝催化剂,尤其是超低温(低于200℃)脱硝催化剂国内技术还不够成熟,需依靠进口。
为了改变受制于人的情况,兰州化物所2014年立项,开始技术攻关,先后取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今年3月,兰州化物所、河北旭阳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海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利用兰州化物所自主开发的低温脱硝催化剂技术,共同实施焦炉烟气低温脱硝催化剂在河北中煤旭阳焦化有限公司的工业侧线试验。
经过2个多月的准备工作,催化剂生产、工业侧线安装调试等工作于5月底完成。试验期间,初步设定反应空速为3500h-1、反应器入口温度为280℃-290℃、入口氮氧化物浓度为1100-1200mg/Nm3、入口二氧化硫浓度为200-300mg/Nm3。截至目前,反应器出口氮氧化物浓度稳定在15-24mg/Nm3、脱硝率稳定在98%以上,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限值,脱硝性能优异,整体性能居于国内领先。近日,该团队又将反应温度降低至240℃,脱硝率依然可以维持在95%以上。
唐志诚研究员强调,本次工业侧线的成功运行,检验了兰州化物所低温脱硝催化剂技术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为即将进行的商业化推广奠定了基础,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据悉,该团队还计划在8月进行超低温脱硝催化剂中试。
据悉,该团队还计划在8月进行超低温脱硝催化剂中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