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稳价政策频出
今年,国内动力煤现货长协价格与市场价格经常存在较大的价差,一般是市场价格远高于长协价格,这既反映了动力煤供应不是很充裕的基本面,也体现了电煤中长期合同的稳价作用。近期,由于动力煤市场价格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超过600元/吨的偏高水平,国家发改委对动力煤市场价格的关切程度显着提高,相关窗口指导或政策性文件纷至沓来。
9月底,也就是国庆长假前夕,以神华、中煤、同煤、伊泰为代表的四大煤企集体下调北方港口市场煤价格10元/吨,之后,阳煤、潞安等地方大型煤企也跟进降价。据了解,截至目前,已有近30家煤炭企业主动调降煤价。10月中旬,国家发改委组织神华、中煤、冀中能源、山西焦煤等多个企业及相关部门召开深化推进煤电运直购直销中长期合同座谈会,指出当前煤炭行业的首要任务是保供降价,鼓励电煤直购直销,降低交易成本,并对前期主动降价的煤企提出表扬。10月27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迎峰度冬期间煤炭市场价格监管的通知》,深入开展煤炭市场价格巡查,严厉打击煤炭行业哄抬价格、价格垄断行为。这是迎峰度冬期间稳定煤炭市场价格的核心纲要性文件,对如何监管、如何查处、如何惩戒、如何督查都给予了明确指导。
11月,神华集团5500大卡动力煤年度长协价格下降3元/吨至567元/吨,月度长协价格上涨15元/吨至598元/吨,现货价格上涨25元/吨至695元/吨。201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报告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综合指数报581元/吨,连续四期下降。10月底,CCTD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格报618元/吨,其他咨询机构统计的秦皇岛港山西产5500大卡末煤现货价格报694元/吨。
如果按照年初国家发改委划定的动力煤价格波动区间,目前动力煤年度长协价格刚刚回落至绿色区域,而市场价格仍处于红色区域,需要启动平抑煤炭价格异常波动的响应机制,包括有序释放煤炭产能、加强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等。
去年11月中旬,煤电企业纷纷提前签订了2017年电煤中长期合同,并确定年度长协基础价格为535元/吨。预计2018年的电煤中长期合同也将提前签订,而且签订数量有望扩大,有助于动力煤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内。
B 先进产能有望加快释放
除了直接关注价格的政策外,国家发改委还通过加快核增煤炭先进产能、增加煤炭有效供给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希望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煤价自然回落。
国家能源局表示,截至今年10月底,煤炭行业已经超额完成2017年1.5亿吨去产能目标任务。2016年以来,我国累计退出煤炭产能超过4亿吨,“十三五”总计8亿吨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一半以上。
去产能成效显着,而煤价过快上涨,使得煤炭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方向逐渐由强调产能退出转向强调结构性改革,即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释放先进产能。
4月下旬,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下发《关于做好符合条件的优质产能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通知》,明确允许部分先进产能煤矿按照减量置换的原则重新核定生产能力。近期,为了增加全省煤炭供给,黑龙江省将2017年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年度目标由292万吨下调至76万吨,成为全国首个发文下调年度煤炭去产能目标的省份。
不过,受产能置换指标有限、企业存在观望心态等诸多因素制约,此前几个月实际完成产能核增的煤矿很少。市场预期,借迎峰度冬期间保障煤炭供应的东风,今年四季度至明年年初将是先进产能煤矿加快释放的窗口期。据悉,10月以来,重点产煤地区晋陕内蒙古三省区煤炭企业核增产能3000万吨/年,另有6000万吨/年产能核增项目上报了产能置换方案。
C 原煤产量累计增幅较大
以暂停276个工作日制度为标志,今年市场对原煤产量增长的预期较强,加上新旧煤炭产能的置换和先进煤炭产能的投放,从5月开始,我国原煤产量同比增幅出现明显提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全国原煤产量完成29812万吨,当月同比增长7.6%;前三季度,全国原煤累计产量25.92亿吨,累计同比增长5.7%。分类型来看,国有重点煤矿前三季度产量累计完成13.09亿吨,累计同比增长7.3%。可见,2017年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将超过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同比增幅也将超过非国有重点煤矿。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的快报显示,10月上旬,全国主要产煤省部分重点煤矿产量环比下降6.7%,销量也环比下降3.8%。预计10月全国原煤产量环比可能微降,但11?12月原煤产量有望重新恢复增长。
除了国家有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外,煤炭销售形势转好也是刺激煤矿增产的重要原因。销量方面,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煤炭销量累计完成24.8亿吨,同比增长7.36%。其中,国有重点煤矿销量累计完成11.95亿吨,同比增长6.8%。运输方面,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煤炭发送量累计完成16.1亿吨,同比增加2.38亿吨,增长17.4%。其中,电煤发送量累计完成11.16亿吨,同比增加1.57亿吨,增长16.2%。前三季度,全国主要港口累计发运煤炭5.44亿吨,同比增长16.2%。库存方面,截至9月末,全国煤炭企业库存为6600万吨,同比减少4257万吨,下降39%;比年初的8384万吨减少1784万吨,下降21.2%。9月末,秦皇岛、曹妃甸和黄骅港煤炭库存合计为1089.3万吨,同比增加429.6万吨,增长65.1%。9月末,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6219万吨,同比增加519万吨,增长9.1%。
煤炭企业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继续去库存,而随着煤价逐渐抬升,煤炭中下游企业补库意愿增强。这种下游补库或者“买涨”心态与煤价的上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过,当中下游企业的库存累积起来之后,补库的积极性将降低,煤价涨势也将放缓。
D 动力煤消费量同比增长
在原煤供应增加的背景下,今年动力煤价格依然能够维持在相对偏高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比预期更有韧性,这使得煤炭消费量增速由负转正。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9%,增速与上半年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在能源消耗最大的第二产业,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3%,也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基本保持稳定增长,工业企业利润出现大幅改善。
国家能源局表示,今年我国能源消费继续保持回暖态势。全国能源消费增速从2015年的1%、2016年的1.4%,提高到今年前三季度的2.8%;相应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从0.5%、5%,提高到6.9%。
在工业生产回暖、火电增发等因素带动下,我国的煤炭消费结束了持续3年的负增长。初步测算,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煤炭消费量约28.1亿吨,同比增长4.5%。除建材行业外,电力、钢铁、化工行业耗煤量均实现正增长。四大行业合计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8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尽管今年我国发电结构进一步优化,火电发电量的占比继续小幅下降,但是从绝对值来看,电力行业依然是耗煤量最大的行业。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发电量46891.4亿千瓦时,累计同比增长6.4%。其中,火电发电量累计34525亿千瓦时,累计同比增长6.3%。
结合高频数据PMI来看,虽然10月中国制造业PMI较上月回落,但是连续15个月位于扩张区间,表明经济增长趋势并未发生重大变化,我国能源消费有望维持低速增长。
E 电煤和焦煤需求有所分化
几乎99%的焦煤都是用于生产焦炭,然后流入钢铁行业,而取暖季的钢铁限产将给焦煤需求带来直接打击。相比之下,动力煤作为一种能源,最主要的下游消费是用于发电,尽管高耗能企业限产会对工业用电量造成不利影响,但预计对全社会用电量影响有限,加上取暖季供暖耗煤和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增长,总体上电煤的需求将维持季节性增长。
眼下,北方地区已经陆续开始供暖,南方地区依然是动力煤消费淡季。11月3日当周,沿海地区主要发电企业的日均耗煤量约52万吨,库存可用天数攀升至24天左右。从12月初开始,随着南方地区渐次入冬,沿海地区主要发电企业的日均耗煤量将出现显着增长。
根据财新智库和国家气候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气候指数报告,预计今年冬季(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呈北方暖湿南方暖干的分布,南方地区发生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较小。从天气角度来看,今冬沿海地区发电企业耗煤量显着高于往年同期的概率不大。但冬季电煤需求并未完全由天气因素决定,在宏观经济稳定的情况下,我国全年的电煤消费量有望维持小幅增长态势。
综上所述,短期内,预计期现价差将以现货下跌的方式来收窄;中长期看,尽管煤矿先进产能释放之后,动力煤供需格局存在宽松化的预期,但是供给侧改革以来,动力煤价格中枢上移已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