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浙江大学获悉,其与浙江天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非电燃煤锅炉烟气污染物深度处理技术已在全国推广应用500余台套,年削减二氧化硫60余万吨、氮氧化物5万余吨。
该项目属于国家“863”计划项目,由浙江大学环境技术研究所所长吴忠标教授领衔完成。该项目成果解决了我国量大面广的非电燃煤锅炉烟气处理存在的脱硝催化剂碱金属中毒、脱硫系统稳定性不高及还原剂NH3逃逸等迫在眉睫的环境生态问题。
依托该项目开发的SCR脱硝技术、深度脱硫技术以及高效响应SNCR脱硝技术,已形成了成套非电燃煤锅炉烟气深度处理技术和装备,可应用于非电燃煤锅炉的脱硫脱硝深度处理和超低排放升级改造。项目开发的深度处理技术还可用于生活垃圾、污泥、固废等废弃物的焚烧,以及其他各种炉窑的烟气处理,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据吴忠标教授介绍,项目团队通过对非电燃煤锅炉复杂多变的燃烧工况进入深入分析,发现传统SNCR联动模型和喷枪很难适应非电锅炉的工况,导致还原剂利用效率低、逃逸严重、脱硝效率低,这是造成污染的关键问题所在。为此,项目团队重新设计了一种NOx高效响应—反馈模型,运用先进的脱硝喷枪结构形式和气液匹配,对炉内燃烧工况进行及时跟踪和响应,有效解决了还原剂的供给稳定性问题。之后,项目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开发了一种新型脱硝催化剂,利用核壳结构保护模式对抗烟气中的毒性物质,对催化剂的抗中毒性和稳定性实现了突破,失活速率远低于国外商用催化剂;发明了电石渣—石膏脱硫技术,将工业固废电石渣作为脱硫剂,实现了脱硫副产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并建立了国际首台套300MW级燃煤锅炉示范工程;开发的双流体喷枪完全替代进口产品,成本仅为其10%,单独SNCR效率可超过70%。
随后,该项目在天蓝环保公司进行了中试和工业放大试验,并最终形成了一套技术领先、运行可靠的非电燃煤锅炉烟气深度处理技术。